① 養老院養老的優點與弊端有哪些
一、家庭養老的優缺點
作為中國主要的養老方式的家庭養老,被廣大人們所接受。它的養老方式是以家庭為主體,通過家庭成員,主要是是子女的贍養為主實現的。
父母愛護子女,子女贍養老人,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更是被寫入法律的責任與義務。可以說中華民族就鍵游是通過這種形式的迭代傳承走到今天的。父母養育兒女,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義務責任。
1、優點
家庭養老作為老年人養老的主要方式,是有其一定優勢的。
有最基本的經濟保障。我國人口眾多,老年人更是不在少數,雖然近些年,我國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發展。還是屬於發展中國家,人均GDP的人均佔有率還是很低,國家用於老年人社會保障的財力還是不足,所以,讓國家來承擔社會老年人養老是不現實。
因此,以家庭為主體的養老就基本可以保障養老所需的最低經濟需求。老人們有的房子是自己的,或是和子女住在一起。還有大多數人老年人有自己的退休金,加上子女的收入合起來,能滿足老人基本生活不愁。
照顧比較周到。自己的子女對老人進行照顧,各方面也比較熟悉,對老人身體,要求,愛好,習慣等很了解,不需要很多溝通就知道老人需要什麼。而且照顧自己的親人,也一定盡心盡力,不敢早亮孫馬虎。
對老人心理及精神生活有利。家庭養老,與子女在一起。老人不感到孤僻,子女經常和老人說話,安慰,對老人的精神和心理是一種慰籍。
2、缺點
家庭養老的優點不少,但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
會加重家庭經濟負擔。家庭養老肯定是加重家庭的各種支出,基本生活還好說,但如果老人身體不好,這方面的支出會增加。同時也會加大子女的贍養負擔。特別是對大部分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這種負擔會更重。因為他們可能要承擔夫妻雙方家庭老人的贍養負擔。
在對老人醫療治療上存在不足。許多老年人都有疾病,甚至是嚴重的疾病,還有的長期卧床,老年痴呆,長期慢性病。在家裡對治療就顯得力不從心了,對突發疾病的處置就更無能為力了。
造成家庭矛盾。俗話說,久病無孝子,話雖然重了點,但也是對家庭養老的缺點的一種體現。
老年人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生活習慣,生活方式,都不相同,在一起久了,也不可避免會發生家庭矛盾。特別是家裡有卧床生病老人的家庭。子女們本身也要工作,也要養家糊口。照顧老人又佔用太多的精力,有時發幾句牢騷,老人不理解,家庭矛盾就會發生。
那麼分析完了家庭養老的優缺點,下面來談談社會養老中養老院適合養老嗎?
3
養老院首先應該是適合老年人養老,有公辦的,民辦的。形式很多,有養老院、敬老院、托老院等。都是為老年人提供托老服務的。這已經成為我國老年人養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機構的養老有以下優點:
一是這些類型養老院提供的服務全面,基本上都是24小時全天候護理,這樣就保證了老年人,特別是行動不便,有疾病困擾的老人能得到較好的照顧,確保他們一日三餐和日常基本的生活。
二是基礎設施齊全,醫療設施比較配套。有專業的醫療護理人員或必要的醫療儀器。對老年人的身體狀況能隨時進行監管,對身體有病行動不便的老人可以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
三是社會除保證老人吃好住好外,還能提供較好的娛樂和社交活動,例如舉辦健身,書畫,琴棋等輔導,這樣就便於老年人活動和交流,使他們生活的更加愉快。
四是養老院極大減輕家庭和子女的壓力。養老院有專業人員對老人進行看護,從老人的衣食住行,健康醫療方面提供優質服務,確保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當然社會養老機構的缺點也是存在的:
一是養老院良莠不齊。特別是近些年,不斷傳出個別養老院虐待老人的行徑,陸鏈受到了人們的擔憂。這說明對養老院發展還不平衡,社會的監管還不到位。
二是部分老年人還不適應。長期的在養老院生活,不可避免地造成老年人,與自己的子女之間情感交流越來越少。特別是許老年人覺得自己被家庭和子女們拋棄了,不管了,越發不適應感到孤獨,引起一些心理疾病的產生。
三是個別養老院品硬體建設不完善,軟體方面,最主要的是管理人員的素質還不高,服務水平還待進一步提高。
② 養老院養老的利與弊
1.減輕孤獨感:敬老院有許多年齡相仿的老夥伴,還有比較豐富的業余活動,比起在家生活要有意思得多,因為雖然是跟子女同住,可是子女一般工作都很忙,通常沒有過多的精力陪老人家,而且,老人與老人之間也有更多的話題,不存在「代溝」。
2、安全:敬老院一般白天晚上都有工作人員,而且有基本的醫療設備,老人如果急病發作,絕對不會因為沒人發現而耽誤了搶救時機。
3、有利於家庭團結:這個觀點決不能算不孝,畢竟兩代人在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等等各個方面都會有很大的差異,而且有的時候人歲數大了以後,性格、脾氣可能會不如從前,心理也可能比較脆弱和敏感,家裡人無意的話可能就會引起老人的不滿。老人住養老院的缺點
住進養老院一定會造成老人心靈上幸福感的缺失。養老院再好不是家,沒有家庭的溫馨。日久天長老人一定會心裡有偏差。失落感,無奈感會油然而生。養老院的設施設備再好,都不如有一個耐心細心的工作人員從心靈上去呵護老人關愛老人,稍一疏忽,態度冷淡都會讓老人心有餘悸,心有凄凄。如果老人不能自理,養老院的護工會隨時給老人端屎端尿嗎?會隨時給老人擦澡嗎?不可能,所以老人身體上的不適也會讓老人苦不堪言。老人住了養老院,兒女認為老人有了去處,一定會減少探視和關心的頻率,這會讓老人更加心寒。含辛茹苦一生竟然落的個孤家寡人,猶如落在大街無人問。住養老院對於心裡懦弱身體羸弱的老人來說一定會加速老人的生命進程。
老人院的設施問題。好的老人院太貴,一般老人住不起,一般的老人院呢,可能設施簡陋,有的可能醫療跟不上,娛樂設施短缺,護工素質相對較差,難合老人意。護工人數少,有時會照顧不過來,甚至有些護工會呵斥老人,懲罰老人。這會成為老人的心病。
③ 現在的養老院養老靠譜嗎有什麼樣的缺點
家庭贍養作為中國養老的主要方式,已經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其養老方式是以家庭為主體,通過家庭成員的支持,主要是子女來實現。中國的養老金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家庭養老金,另一種是社會養老金。
父母照顧好子女,子女照顧好長輩,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法律規定的責任和義務。可以說,中華民族就是通過這種迭代繼承的形式走到今天的。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這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家庭養老金的優點很多,但缺點也很明顯。首先,它將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家庭養老金固然加重了家庭的各項開支,基本生活還好說,但如果老人身體不好,這方面的開支就會增加。同時,也會增加撫養子女的負擔。特別是對於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負擔會更重。因為他們可能要承擔贍養夫妻雙方家庭的老人的負擔。可以說,中華民族是通過這種迭代繼承的形式走到今天的。父母養育子女,子女贍養父母,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④ 國內養老院的現狀問題與不足
從老人養老對養老院的需求來看,目前我國的養老模式主要分為家庭養老、機構養老和社區居家養老3種。但隨著人口老齡化以及家庭結構小型化的發展,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機構養老或將成為未來養老體系中的重要支柱,而這就對養老院產生了巨大需求。
從老人入住養老院等養老機構的意願來看,在全球范圍內,通常有5%的老年人願意在養老機構養老,其中,歐美等發達國家機構養老的意願更高,已經超過了35%;而在國內,老年人願意入住養老機構的人數佔比遠高於全球水平,大約保持在10%左右。因此,如果按照10%的入住意願計算,國內對養老院有需求的老年人數量在2018年大約保持在0.17億人左右。對於發達國家老年人入住養老院需求水平,以及隨著中國老年人口數量的攀升,預計未來市場對養老院的需求將不斷擴大。
供給端:養老院供給不足,供給缺口不斷擴大
從供給的角度來看,由於我國的機構養老起步較晚,現仍處於初步階段,且養老機構正面臨著供不應求和的矛盾。
在養老服務機構數量方面,2011年至今,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不斷增加,但是自2015年開始,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增加至15.5萬家,同比增長了10.7%,增速較2016年下滑了10個百分點。2018年,盡管民政部還未公布最新數據,但根據歷年數據前瞻推測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數量仍保持相對穩定的增速,機構數量保持在17萬家左右。
在養老機構的床位數方面,也基本與養老機構數量保持一致的變化趨勢。盡管床位總數不斷增加,但是從2014年開始床位增速不斷下降。2017年,全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總數約為744.8萬個,同比僅增長2%,增速較上年同期下滑了6.5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9月,國內登記在冊的養老服務機構床位數為732.6萬張,較2017年基本保持穩定。
而如果按照中國65歲以上老年人中有10%的人願意入住養老院來計算,那麼在2018年中國養老服務機構床位缺口將擴大至914萬個左右,遠遠超過了現在市場上的已有供給數量;同時,最近3年,養老服務機構床位供給缺口增速還在進一步提高。
⑤ 如何評價把老人送進養老院的人
把老人送進養老院對於老人和孩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我們對養老院的偏見太重了,這明明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我老了以後是會去養老院的,甚至都不用孩子說出口我就會主動要求去。孩子大了以後都有自己的家,我不應該過多的介入他們的生活中。
⑥ 為什麼養老院和監獄一樣老人失去自由
您好,不是的。
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一些老年人會選擇住在養老院,但許多老年人仍然存在一些對養老院固有的誤解和偏見,認為養老院是不可靠的,經常會發生虐待老年人的事情。事實上,只要大家去看看現在的養老院,就會發現養老院早已不再是一些老人眼中的「監獄」。
由於中國傳統的養老思想,許多能自理的老年人仍然想在家養老,因為覺得去養老院沒有自由。事實上,目前的養老院只要提前寫好請假單,並註明離開和返回養老院的時間計劃,就可以離開了,給了老年人最大限度的自由,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既能隨時享受與家人團聚,回歸家庭的幸福,也能得到養老院專業的護理和細心的照顧。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⑦ 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老人去養老院
雖然不時有文章表示,中國人的養老觀念正在悄然改變,養老院產業更是在每年新增千萬潛在客戶的前景下蓬勃發展,但中國老年人還是不願意被送到養老院去。
這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的年輕人也是輸出了相同的觀念,那麼,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老人去養老院呢?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台小編,就來盤點一下這其中的緣由。
我國屬於傳統觀念較深刻的國家,人們的傳統觀念未改變,認為老人唯有跟子女住在一起,四世同堂,共享天倫之樂才是幸福才是孝順。而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順。
其實,孝與不孝,不在於是否讓老人呆在家裡或者入住養老院。在家有在家的好處,養老院也有養老院的好處。住哪裡只是一種形式上的事情,而非實質。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具體情況,老人怎麼過要視具體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
益養老認為,給父母選擇養老院不是在逃避贍養責任,恰恰相反,是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如果老人在家中無人照顧,那麼把老人送進服務周到、環境優美、設施完善的養老機構也更讓人放心。
打著「不孝」旗號,批評別人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多少有些不太負責任。子女擔心背負「不孝罵名」不了解養老院真實情況,就拒絕也是不太負責任的表現。
其實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兒女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對父母養老的問題往往是有心無力。因此,養老院養老是極好的選擇。
其實,隨著老年人的增多,願意選擇住養老院的老人也在增多。養老機構也成為雨後春筍一般涌現。
但是很多家庭因為老人多,家庭負擔比較重。因此,選擇不去養老院的原因卻是擔憂養老機構價格上的問題。
目前,我國確實存在有部分養老機構擁有較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給老人們提供優質的服務,部分護理人員都是持證上崗。
不僅如此,養老院的老人們比起空巢家庭的老人在養老院更能享有色彩的人生。
一分價錢一分貨的道理到哪兒都說得通,很多家庭因為住不起高端養老院,看了看價格適中的,又不滿意其服務,所以最終就不了了之了。
要知道收費低廉的養老院是盈利機構。在給的錢固定的情況下,他們投入的經費越少,照顧的越少,他們的相對獲利越大。因此,他們的收益是和你父母獲得的照顧質量是沖突的,是反向的。
因此,就不難理解,低檔養老院千方百計剋扣老人伙食標准。在離開家屬的視線後,將有特殊要求的老人視為添麻煩,打耳光,灌尿讓老人老實點的不在少數。
低檔養老院的生活照顧都只是形式,更談不上心理上細致入微的呵護和照顧。所以,還是多努力掙錢吧。
總結
其實大多數年輕人對於養老院並沒有太多偏見,反而是因為實力不夠的原因,只能選擇望而卻步。所以,做好養老儲蓄還是很有必要的。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