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智能養老全景掃描 未來有哪些發展方向
『小能伴』老年平板,專註解決老人親情陪伴,身體健康和娛樂悠閑的智慧養老需求,致力於為每一位中老年人提供幸福晚年。
近日,Comet Labs完成了一份名為《中國養老環境掃描及智能養老需求研究報告》(以下稱「報告」)。Comet Labs是由聯想之星發起、獨立運作的全球智能技術創業平台,致力在人工智慧/機器人領域打造卓越企業。
報告涉及中國養老需求、趨勢、模式等幾個方面的觀察和分析,尤其是對中國智能養老創業的現狀做了全景式掃描,涵蓋了80多家創業公司,並對比了中美兩國的智能養老的未來走向。
老齡化早已成為一個全球化的現象。研究預測,到2050年,全球60歲以上的老年佔比將超過20%,而中國情況則更為嚴重,屆時65歲以上老人的佔比將達到1/3。實際上,這個問題很早就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視。國務院早在2013年就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確定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標。
顯然,人們已經普遍意識到老齡化問題有可能帶來的問題,但究竟該如何具體拆解我國面臨的問題,Comet Labs的報告選取了四個不同的角度:
1、老齡化加劇+慢病突出:如前所述,到2050年,65歲以上老人將占據我國人口的1/3比例,而該人群恰好是心血管、糖尿病等慢病的高發人群,佔比接近50%;
2、養老社會環境嚴峻:「失能化」、「空巢化」以及「少子化」等現象在養老市場也亦為突出;
3、社會資源挑戰:整個產業的資源包括資金、硬體以及人員等方面均面臨嚴峻挑戰;
4、養老人群的經濟壓力:由於老年人養老資金主要來源為社會養老保險,且由於該基數較低,若後期需要專業的養老服務,則可能帶來較大經濟壓力。
從四個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確實比較嚴峻。問題解決顯然迫在眉睫,而市場機會也就在解決這些問題過程中。Comet Labs的報告認為,機會同樣在四個方面:
1、政策優化及經濟升級帶來的機會;2、醫療健康類剛性需求帶來的機會,眼下慢病已經占我國疾病負擔的70%;3、未來老年群體消費能力提升帶來的機會,報告預測,人口增長一倍的情況下,老年人消費能力將增長26倍;4、生活方式變革帶來的機會,這主要是指移動互聯網正在滲入中老年群體,以及獨立自主意識的增強。
從報告總結的四個方面機會可以看到,老齡人口本身存在著大量需求,同時消費能力也會進一步增長。而與其他領域不同的是,養老領域的人群是個動態人群。而隨著當下勞動群體未來成為養老的對象,他們也會改變老齡人口的習慣、特徵等。所以,養老領域的創業一個關鍵的部分,是能夠判斷未來的發展趨勢。
Comet Labs在報告中,從內容升級、模式升級、工具升級三個方面對養老產業發展趨勢做了判斷。
所謂內容升級,主要是老齡人口的需求和服務方面的內容升級,前面提到了健康、房地產、文化娛樂、養老、金融理財五大產業。報告在此處進一步將內容升級細分成了8個方面,如下圖:
模式方面,國家政策確定的思路是,居家為主、社區和機構為輔。報告同樣認為居家養老是基礎,在其他輔助方面,報告認為,社區養老機構將在居家養老上發揮輔助作用,而在為居家老人提供照料方面,則是以上門服務為主,托老所服務為輔的整合社會各方力量的養老模式。
與此同時,報告判斷,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模式比例將有逐步提升的趨勢,這主要是得益於政策在這方面的傾斜,比如對養老機構的在土地、稅收方面的優惠,以及對養老服務在財政補貼方面的支持。不過,雖然國家政策認為居家養老佔主導,但報告指出,目前的政策相對較少,存在一些資源性矛盾。
工具升級則主要得益於技術上的進步,出現了更多智能化、個性化和定製化工具。
在這之後,報告專辟一張對比了中美日三國的養老服務業現狀。從總體上看,由於我國的養老服務業還處在起步階段,基礎相比美日兩國相對較差。但不能忽略的是,隨著新技術在全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智能養老幾乎在各個國家同步興起。我國的智能養老已初見規模。
報告對我國現有80多家智能養老領域的創業公司做了統計分析,大致分成了護理類 、健康類、接入類、家居類和交互類。這些公司中,36氪曾報道過比如二毛照護、瑞泉護理、三開科技、大糖醫、sleepace、健安華夏等。
從提供養老服務的角度,專業的護理人員是非常核心的要素。而護理人才短缺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面臨的關鍵瓶頸。但從更長遠的角度,隨著政府對養老服務業重視程度的不斷提高,以及市場前景的不斷釋放,這個領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而長遠不可扭轉的趨勢,則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智能養老發展。
從美國的經驗看,養老領域顯然還能容納更多養老服務的創業公司。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究竟怎麼把握方向。Comet Labs通過對比中美數百家創業公司,從五個方面對未來做出預判:
方向預判1—提升老年人生活質量和尊嚴的產品。美國在生活輔助性設施、外骨骼方面已經都出現了創業公司,然而我國在這個領域還沒有成熟的創業公司出現。可是, 2014年,我國有失能半失能老年人4000萬,占老年人總數的19%,其中完全失能達到6.4%。2050年我國80歲以上高齡老年人將超過1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將達到1億左右。
方向預判2—老人安全預防和應對管理,防摔保護是重要方向。有一組來自WTO的數據,每年有30%的65歲以上老人發生跌倒,15%發生兩次以上,其中30餘萬人死亡;跌倒死亡是65歲以上及人群因傷害死亡的第一位死因,老人跌倒死亡率是45.72/10萬;老年人因為跌倒,期望壽命會縮短5-10年;在跌倒的老人當中,大約40%-70%有跌倒傷害。
方向預判3—情感陪護和心理健康。對於外出務工早已成為主流的時期而言,這一點並不難理解。
方向預判4—更細顆粒度的監測維度和流程(含養老設施改造)。隨著技術進步和服務能力的提高,cometlabs的報告認為,未來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從「點狀信息記錄」向「連續監測管理」轉變,另一個是從「短流程管理」向「長流程管理」轉變。
方向預判5—針對行業的相關服務。Comet Labs的數據顯示,美國創業公司中57.1%是針對行業的解決方案,其中31.1%是數據分析類方案,而中國創業公司70%-80%是針對個人的解決方案,針對企業的服務大部分對養老機構的系統改造項目。顯然,針對行業的解決方案具備不小的潛力
Ⅱ 智能養老方案含哪些內容
一般是養老平台會出,介紹養老院的智能養老管理的改造,然後裡面配幾個硬體內,通常會配智能手環容(這個除了定位有點用,其他不實用,感覺是個偽需求)智能床墊,血壓儀,人臉識別,跌倒監測墊,路由器。然後一個軟體平台把這些都連起來,再和管理平台連起來,有的還有叫餐服務。
Ⅲ 大數據智能技術領域的養老機構哪家好
國益保居家養老服務股份有限公司獨家創辦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與系統的大數據智能版綜合平台,是中國管理權科學院商研所居家養老保障中心創建的養老新模式,國益保養老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千家以上三級綜合醫院、專科醫院及高端醫療養老結合項目,形成北京為中心,覆蓋全國重點地區與醫療和居家養老服務相呼應的醫養服務網路,實現規模化、連鎖化發展
Ⅳ 智慧養老產業有哪些創新的模式
病有所醫復、老有所養制,是百姓最為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智慧養老產業也有了很多的創新模式。「互聯網+養老」體系,就是一個很好的模式,這一體系集納了線上線下系統,通過信息平台、物聯網、互聯網APP,實現對老人的全方位監護。把線上平台和線下衛生服務結合起來,實現了居家和社區養老、醫療服務的全覆蓋。在養老領域推進「互聯網+」,不僅需要搭建信息開放平台、開發適宜老年人的可穿戴設備,還需對傳統業態養老服務進行改造升級,提供有針對性的養老服務產品。
Ⅳ 怎樣實現智能居家養老
多元化養老是趨勢。不單靠子女,要自己具備足夠的本錢,為自己養老。在中國幾千年生活中,老人做事都做到動不了的那一天,實際上也還是自己養自己。特別是在農村,老人動得而不動,媳婦還不罵上天了!!!
Ⅵ 做養老、智慧養老院解決方案的公司有推薦的嗎
金中社村通來智慧養老自你可以了解一下
社村通智慧養老專注智慧養老軟體開發,面向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養老院)、醫養結合以及政府相關部門研發智慧養老平台,為養老相關機構提供全面的智慧養老解決方案。
社村通致力於為客戶提供物美價廉的信息化產品,支持提供OEM/ODM服務,幫客戶低成本打造自己品牌的平台軟體。其中包含智慧居家養老系統、智慧養老院系統、醫養結合管理系統等產品。
Ⅶ 現在一直推AI人工智慧,智慧照護幫助養老機構管理老人這塊前景如何
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生態環境和生活方式不斷變化,健康、養老資源供給不足,信息技術應用水平較低,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養老日益增長的需求。智慧健康養老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能夠實現個人、家庭、社區、機構與健康養老資源的有效對接和優化配置,推動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
一、智慧養老信息平台的重要性
智慧養生態圈建設中的重要一環就是「信息共享服務平台」。它可以充分利用現有健康信息、養老信息等信息平台,基於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建設統一規范、互聯互通的健康養老信息共享系統,積極推動各類健康養老機構和服務商之間的信息共享、深度開發和合理利用,開展健康養老大數據的深度挖掘與應用。
三、信息平台在智能養老的應用現狀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中通過匯總當今我國信息養老服務平台項目發現:目前我國的信息養老服務平台建設雖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存在著存在著資源配置效率低、信息整合不到位、管理運營不完善等問題,仍需要投入技術、市場等力量與資源去完善。以下是信息養老服務平台項目運營現狀的整合:
正是看好養老產業這一個細分領域的「誘人蛋糕」,多家上市公司悄然布局智慧養老。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共有31家公司涉足智慧養老產業,其中有12家上市公司聚焦智慧養老服務平台建設,通過統計發現,絕大多數商家是通過與政府部門(如民政局)合作,提供綜合解決方案,切入智能養老服務行業。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養老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研究報告》。
Ⅷ 未來智能養老真的可信嗎
1月20日,在位於文一社區的「12349」老年大學里,草根曲劇社的學員們正在學習、排練新的曲目。上學也能做公益,上學也能獻愛心,現如今到「12349」老年大學上課,不僅不交學費還贈送積分,每上一節課都能「賺取」愛心積分,拿著愛心積分就能在「12349」服務平台上兌換一大批服務。
我市探索建立的「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台,以養老愛心積分為紐帶,構建起一個養老服務業聯盟,旨在使困難老年人群在精神上受到關愛和慰藉,在物質生活方面得到照顧和便利,同時促進全市的老年人參與到公益愛心積分中,推動我市公益養老由「輸血」變「造血」。
「這是真心實意給咱老年人辦實事哩!」當天,草根曲劇社負責人陳明生喜笑顏開地說,「『12349』社區學校開設了曲藝課、書畫課、棋牌課和運動健康課等四大類課程,老年人在這兒不僅能夠學習新技能,結識新朋友,還能掙公益愛心積分。我們這些教課老師,每教授一節課也能獲得相應的公益愛心積分獎勵,拿著公益愛心積分能免費旅遊、免費理發,還能兌換一些生活日用品。」
不光是上老年大學,存款也能獲取愛心積分,為防範針對老年人的電信詐騙、傳銷違法犯罪活動,「12349」養老服務中心正在探索與銀行實行一整套存款掙公益愛心積分的辦法:在全市「12349」合作銀行網點,老人只要辦理10000元以上的定期存款,享受銀行正常利率的同時,還能獲得相應的愛心積分,子女存款也可以將愛心積分記在父母名下或贈送給需要幫助的老人。
做社區愛心義工,也能掙到愛心積分。在黃北社區,退休兩年的張大姐經常利用閑暇時間,到78歲的張大爺、尚大娘家進行探望和幫助,她的這種行為也為自己掙到了不少愛心積分。據了解,每月月末,「12349」服務中心會回訪結對幫扶對象,對所有參與社區愛心服務的義工志願者進行愛心積分獎勵,並鼓勵更多的社區居民和退休老年人參與到社區公益服務中來。
「我們有一個想法,就是讓『60後』幫助『50後』,『70後』幫助『60後』,老年人幫助老年人,老年人教育老年人,老年人服務老年人,讓老年人積極參與到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可持續公益行動中來,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落實到實際生活中去。」「12349」智慧養老服務平台的經理夏雪楓介紹說。
掙了愛心積分怎麼用呢?據了解,現在「12349」養老服務中心已與旅遊公司、理發店、口腔醫院等多家公益愛心企業達成協議,用愛心積分可免費理發、免費短途旅遊、免費體檢、免費兌換生活日用品。同時,在與「12349」養老服務合作的異業聯盟商家,如醫院、家政服務中心等單位,愛心積分還能按比例抵扣部分現金使用。
「『12349』養老服務中心希望讓老年人在享受福利的同時,使整個愛心產業活起來。」夏雪楓說。
「幫助老年人發現並參與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中,並獲得一項新技能,這讓我也極具成就感!」提起公益助老,三門峽「12349」愛心游泳教練團教練馬慶華欣喜地說。
馬慶華今年49歲,作為專業游泳教練的他也加入了「12349」服務中心,免費為退休人員教授游泳體驗課程。
據了解,公益助老是養老愛心積分模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對積極參與「12349」公益活動的市民及義工活動者,每次可獲得相應的公益愛心積分,不僅能在「12349」平台享受服務,也可把公益愛心積分贈送給需要幫助的老人。公益助老服務愛心積分制可為志願者「儲備」養老服務,從而激發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投入到敬老助老的志願服務中來。
「通過愛心積分來撬動社會上為老年人服務的各項資源,把資源串起來,讓聯盟單位找到利益共通點,養老產業才有『造血』功能,才能實現愛心養老可持續性發展。」夏雪楓信心滿滿地說。
社村通智慧養老服務系統對養老機構實現免費使用平台所有功能,這個系統包括有老人檔案管理、派單呼叫平台、健康監測、定位管理、居家安防、時間銀行、服務預訂管理等各種智慧養老所必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