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河北省藁城市有幾家養老院(可以的話,詳細點地址)
具體幾家不太清楚,你可以打電話咨詢一下藁城市民政局,電話:0311-85156800郵編:052160
㈡ 河北省對公辦民營的敬老院有政策扶持嗎
河北將出台優惠政策鼓勵民營養老機構
目前,我國城市中48.5%的老年人有各種各樣現實的養老服務需求,而目前其服務總滿足率只有15.9%。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相對超前於經濟社會的現代化,社會養老能力極為有限,老年照料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服務跟不上老年人日益增多的照料需求,老年人的照料問題已成為老齡保障工作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目前還沒有將個人、家庭、社區整合到老年人照料體系中作為政策性措施一並考慮,使這三個基礎性層次的支持政策缺位或不足。因此,政府必須在完善養老服務的立法保障、體制創新與主體激勵、政策支持及財政扶持方面加大力度,保障養老服務體系的健康有序運行。
一、加強法律法規建設,保障養老服務體系健康運行
(一)明確養老服務業的法律地位
發展養老服務業是提高就業、促進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立法部門應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突出養老服務業的法律地位,明確規定政府、非政府組織、社區、家庭等各方在推進養老服務的過程中所應承擔的責任、義務。
(二)推進養老社會保障法制建設
我國現有的社會保障方面的法規立法層次低,社會保障的法律實施機制薄弱,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一部用於專門調整社會保障關系的基本法律。立法部門應抓緊出台《養老保障法》、《醫療保障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為老年人口在經濟收入、醫療保健等方面提供製度保障,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三)制定統一養老服務的法規
養老服務需要有統一的標准來保證服務的質量。我國政府應通過法律法規來規范養老服務業的服務標准,另外,還要明確某一服務項目的內容,確定被照顧老人和服務人員之間的權利和義務,這樣可在老人與服務人員發生糾紛時有相應的依據來劃清雙方的法律責任。
二、通過服務體制創新與照料主體激勵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構建
(一)強化老年服務事業領導機構的領導力
老齡化是一個社會問題,解決養老服務問題涉及財政、社會保險、教育、衛生等多個領域,而我國目前還沒有管理養老服務事務的權威部門。因此,建議成立養老工作委員會,由其全權領導養老服務方面的各項工作。養老工作委員會負責制定養老服務的發展規劃,擬定財政預算,報請人大批准,為非政府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的發展提供必要的財政資金支持,發現養老服務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並提出有效的改進方案;同時要為一些生活比較困難的和對養老服務有迫切需求的老人提供一定的服務補貼;出台促進非政府組織參與養老服務發展的各項激勵政策,為養老服務專業化、產業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配合立法部門出台相關法律,協調各政府職能部門籌劃財政預算和制定各項政策及監督的落實情況。
(二)加快老年服務事業的體制創新
社會化、產業化和法制化是老年服務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要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和各種優惠政策引導和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老年服務事業的建設,對社會辦的老年服務事業進行必要的調控、規范、指導和監督,逐步形成政府引導和宏觀管理、社會組織或企業自主經營的體制。
(三)建立健全資助老年家庭照料的激勵機制
由於家庭養老的傳統將長期存在,家庭依然是老年人得到照料的主要場所。據2009年《吉林省65歲老人基本情況調查》表明,老年人有在家庭照料的強烈願望,有98.98%的老人希望在家養老,不願意離開家人。因為家庭養老與其它養老方式相比,具有獲得精神慰藉、親情體驗等無法比擬的優勢。事實表明家庭成員依然是解決老年照料問題的主力軍,應重視發揮家庭養老功能。
很多國家通過減免稅收、優先供房、優先貸款等方式補助贍養老人的家庭。如,新加坡、日本等經濟發達國家,其老年人與子女同住比例均在70%以上,除傳統「孝」文化因素影響外,其與政府的努力推進和倡導是分不開的。韓國政府1989年再次修訂「老年福利」規定,之後又修訂了家庭繼承法,規定侍奉父母的子女應比其他子女多繼承50%的財產。這種以立法方式確立的激勵機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照料老年人的家庭的經濟負擔;另一方面是對其照料勞動的價值認可、肯定,具有極大的激勵作用。我國應借鑒國外經驗,對養老家庭給予經濟方面的支持,同時進一步發揮政府職能,在稅收、信貸等方面對與家庭生活密切相關的住房、經濟收入等問題給予優惠和傾斜,為家庭養老提供製度性支持。
(四)大力發展社區老年服務事業
據「2009上海萬名老人養老需求」系列調查顯示,在面臨日常生活照顧、生病照料、日常煩惱傾訴及理財需求時,被調查者的求助對象首選是「配偶」,其次是「子女或其配偶」。在日常生活照料和生病看護時,這個比例高達90%以上。但他們的子女大多是人處中年,不僅工作負擔重,而且家庭經濟狀況困難,從而使子女面對自己年老多病、需要照料的父母力不從心。同時,對子女來說,家庭照料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勢必影響其工作效率和工作業績,從而影響其收入,同時長期疲勞勢必影響其健康狀況,這種狀況反過來會影響老年人照料的質量。因此,應大力發展社區老年照料服務,建立健全社區服務支持體系,以緩解家庭養老的壓力,提高老年人的照料質量。
在社區建立綜合性、多功能的服務站,採取上門服務、定點服務等形式,開展看護照料和家務服務等項目,支持家庭成員照料服務。規范化、制度化的社區服務一方面緩解了家庭照料者的壓力,能滿足老年人的照料需求,改善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生活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家庭養老的有效支持手段;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城市下崗職工增多,就業壓力增大,開展社區照料服務也是解決就業的有效途徑。此外,由於大部分社區服務實體規模小、投資少、微利運營,政府一方面應為社區老齡服務業提供信貸、稅收方面的優惠政策;另一方面應採取各種手段,為其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如,對申請老年服務業的企業、個人,工商部門應簡化注冊手續和程序,放寬注冊條件,提供免交注冊費等優惠政策。對於
安置下崗、失業人員的老齡服務企業,政府應給予支持和鼓勵,並根據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多少給予適當獎勵或政策優惠。同時為提高老齡服務業工作人員的素質,政府可給予培訓費用的補貼和代培等優惠政策。
三、以優惠政策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發展
(一)土地優惠政策
政府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時要統籌安排養老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用地。對民政部門已批准興建的養老服務機構、設施用地應予以優先考慮。在法律法規允許的條件下,可採用劃撥方式供地的,要優先劃撥供地;需採用有償方式供地的,適當減免土地出讓金和土地使用稅。各級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申辦養老服務機構應簡化審批手續,優先為其辦理土地使用證。
(二)稅收優惠政策
政府應在已有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增加稅收優惠幅度。對經審定合格並頒發經營許可證的養老服務機構,可免徵養老服務項目的營業稅;對由下崗職工興辦的養老服務企業,按下崗職工和福利企業有關稅收優惠政策執行;對經民政部門批准興辦的養老服務機構安置城鎮下崗待業人員比例符合有關規定的,可享受再就業工程有關稅收優惠;對進口用於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建設的設備、專業醫療康復器材及其他專用品的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關稅優惠。另外,為鼓勵社會各界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捐助,政府可對捐助者給予稅收方面的優惠。
(三)養老事業投資主體多元化政策
打破由政府和福利機構包辦養老事業的格局,鼓勵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共同參與,投資興辦社會化、市場化的養老機構,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資格局。通過低息貸款和稅收減免政策鼓勵民間組織參與社區養老服務;通過撥款數額的增減,體現政府關注的重點,達到控制社團行為的目的。政府還要進行廣泛的動員,吸收更多的社會資本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服務。因此,社區養老服務資金籌集的基本原則是政府引導、社區動員,社會資本支持。
(四)養老保障政策
擴大養老保障的覆蓋面,將城鎮靈活就業、個體工商戶等人員納入養老保障范圍;改革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努力縮小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養老金差距,促進分配公平;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建立最低養老金制度以保證低收入人員退休後的基本生活,使養老保障政策惠及更多的老人。
(五)醫療保障政策
完善老年人醫療衛生政策,全力執行新醫改方案;提高醫療保險的優惠標准,尤其要減輕健康狀況較差且生活困難老人的醫療負擔,通過將基本葯物全部納入醫保葯品報銷范疇的方式來降低老人的醫療費用,將大病統籌納入醫療保險的范圍,根據政府、企事業單位、個
人的承受能力確定合理的籌資水平和保障標准,轉變「看病貴、看病難」、「因病致貧」的局面。對社區醫療保健服務機構應實行收支兩條線的經營模式。發展多種形式的補充醫療保險,逐步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真正實現「老有所醫」。
(六)鼓勵老年護理保險制度建設政策
高昂的專業護理費用和醫療費用讓老人望而卻步,因此,要出台政策鼓勵建立並推行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該制度應由國家強制實施,各地方政府具體運營,被保險人無論身體狀況好壞均要參保。籌集的資金應由被保險人交納的保險費和國家、各地方政府提供的補貼構成,以基金的模式運作。被保險人繳納的保費與給付之間的相關性不應太強。老年長期護理保險以護理服務作為主要的給付方式,再輔以現金給付。被保險人絕大部分的護理費用由老年長期護理保險基金承擔,而個人只需負擔一少部分。個人繳納的保費應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費率計算,不同的護理級別需要按照不同的費率繳納保費,而給付時則應根據個人實際身體健康狀況、護理級別來確定。保險費可在個人的月收入中按比例扣除。老年長期護理保險政策作為養老保險、醫療保險政策的有力補充,它的實施可減少個人、家庭和社會在老年護理方面的經濟壓力。
四、以有效的財政投入扶持養老服務體系運營
(一)對養老服務機構補貼
政府應根據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規劃對新建的社區養老服務機構及設施給予必要補貼,以便幫助這些服務機構降低先期投入成本。在政府的財政扶持下,服務機構應按照服務內容由易到難、服務順序由急到緩、服務項目由少到多的原則逐步完善社區養老服務項目。
(二)對居家老人補貼
政府應對生活困難的居家老人給予貨幣補貼,以便幫助他們擺脫生活困境;對那些健康狀況較差、有迫切養老服務需求的生活困難老人和為社會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老人通過發放「養老服務券」的方式進行經濟補貼,同時還要不斷拓展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的種類及擴大受益人群。
(三)對養老服務人員補貼
為加強養老服務隊伍的建設,提高服務人員的專業化水平,組織服務人員進行培訓是十分必要的。而培訓費用若單獨由社區承擔會給社區建設增加極大的負擔,若單獨由服務機構來承擔這部分費用會給其經營造成沉重的包袱,若完全由服務人員來承擔又會極大地挫傷他們的工作熱情。因此,培訓費用的承擔應遵循由政府財政、社區、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來共同承擔的原則,這樣既可為社區、服務機構減輕壓力,提高服務人員的工作熱情,還可避免加重政府的財政負擔。為加快服務隊伍專業化建設的步伐,服務人員在接受培訓期間就可享受政府補貼,一方面可鼓勵服務人員接受專業的培訓,提高自身素質;另一方面可吸納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從事養老服務事業,增強服務隊伍整體的工作積極性。
(四)加大對養老服務信息化的投入
㈢ 河北遷安養老院在哪
遷安鎮五里崗村對面。馬路西面
㈣ 天津河北區哪家養老院不錯,性價比高
在五號路這有一個老人院,開了好多年了,好像叫巨福園。我朋友家的老人曾經住過,說都挺好的。主要覺得老闆人挺不錯,這個挺重要的,要不多不放心。
朋友給你個他們的網站介紹吧,供參考:
http://www.ssyg.com.cn/YljgTemplate/index.asp?etid=%CC%EC%BD%F2%CA%D0%BA%D3%B1%B1%C7%F8%BE%DE%B8%A3%D4%B0%C0%CF%C8%CB%D4%BA
㈤ 天津河北區好的養老院
在河北區小紅星路那塊(紅波西里)那有一個養老院,比較不錯,很乾凈,整潔,好像是天津市民政局辦的的,你可以去看看條件,我覺得還可以,叫什麼名字我給忘了,不好意思。
㈥ 河北昌黎。開養老院用消防手續嗎。
消防是養老院的必須工程,不可缺少,現在消防的驗收歸城鄉建設部門管理
㈦ 河北一敬老院老人"雙腳腐爛」幾名公職人員被處理
河北徐水敬老院一老人「雙腳腐爛」,6名公職人員被處理。
兩名老人在敬老院的房間內休息。
事件發生後,徐水區民政局立即召開黨組會,對敬老院院長作出停職處理,對承擔敬老院照料護理工作的徐水國泰家政服務有限公司解除服務合同,責成專人向老人及其親屬道歉並表明積極救治態度。同時,加強對敬老院工作人員管理、教育,健全機制,確保不發生類似問題。
區委常委會後,徐水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連夜到醫院看望慰問老人,向老人及其親屬誠懇道歉,要求醫院全力精心治療,讓老人早日恢復健康。目前,老人治療工作進展順利,親屬情緒穩定。
來源:網易新聞
㈧ 河北淶水養老院哪家好
不了解 還是去實地看看吧
㈨ 河北省三河市附近有哪些養老院
一中西5、600米左右路北有一個養老院(光榮院旁邊),夏辛庄前邊有一個,高樓鎮上有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