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獨生子女的目的

獨生子女的目的

發布時間:2021-10-27 06:50:56

⑴ 為什麼現在會有些人覺得自己是獨生子女而自我感覺良好

一、獨生子女的獨特性
(一)獨生子女智力和才能發展方面的優勢
第一、獨生子女生理條件比較優越,「集父母氣血之精華」,從遺傳因素方面 保證獨生子女在腦力、體力、智力方面的優越地位。
第二、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盡管滿足他們身體、心理發展的需 要,保證了獨生子女的充足的營養和智力用品,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精力與條件都充足。家長總是擠出時 間帶孩子參觀、野遊、做游戲、教孩子學習、供給智力的各種玩具,故獨生 子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
第四、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充分愛的陽光中成長的幼兒個性發展 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因 此,多數幼兒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的性格特點,有利於幼兒 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二)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的問題 根據上海、遼寧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 存在問題的比例高於非獨生子女23-40%。這些問題並非獨生子女所有,非獨生 子女也存在,獨生子女佔30%,非獨生子女佔60%。 以上比例說明,獨生子女產生社會性發展方面的問題並不是普通問題,只是 少數幼兒存在的問題;不僅獨生子女存在此問題,而且非獨生子女也存在;獨生 子女社會性行為問題,並不是「獨生」本身所產生的,而是家庭教育不當的結果。
1、錯誤的教養態度造成幼兒不良的性格和行為 過多的食品、過多的營養,造成幼兒消化不良,而且還形成幼兒挑食、偏食、 不愛惜食物等不良習慣。
過分的照顧;認為孩子小,事事都包辦代替。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 口的生活,結果養成孩子四肢不勤、不愛勞動、懶惰、無能、吃不得苦、意志薄 弱、處處依賴家長,缺乏性的不良習慣。
過分的疼愛,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處處圍著孩子轉,什麼事 情都依順孩子,甚至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採取遷就縱容的態度。有的孩子稍不 稱心,就大吵大鬧,逐漸養成孩子「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拗的壞 脾氣和不良習慣。 過分的保護;孩子是好愛玩的,家長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將其封閉在 家中加以控制和保護。由於家庭環境的寂寞、活動單調,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 膽小、不合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
過分的「灌」;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的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 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 孩子會認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時,又在人前人後,盲目誇孩子。長此以往,養 成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的個性來。
2、家長對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影響應有足夠的認識
如前而述「獨生」的環境對幼兒成長有許多積極因素,但我們還應辨證地看 到他不足的方面。困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 的「自我中心」。容易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 缺少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
另外,缺乏在同齡人相處過程中的逆境鍛煉。如有矛盾時,如何辯解、爭吵、 鬧意見、最後互相遷就、妥協、和解,從中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懂得別人 也有自己的思想,從而逐漸從「以我為中心」的硬殼中解脫出來。
同時由於他們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兒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 大人學、容易形成他們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的早熟傾向,過早失去孩提的天真。 事實上成人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他們成人化的行為,不論在和 兒童或成人交往中,都會產生困難,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若家長能了解這些,就能主動地利用「獨生」環境的積極因素,克服獨生環境 造成的問題,促使獨生子女健康發展。
3、傳統思想作怪妨礙孩子個性全面發展
封建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留下了「多子多福」以宗親關系觀念,為的是將來老 有所養。一個兒了不聽話,還有二兒,二兒不行,還不小兒。「獨苗」就無退路, 必須教育好,對孩子寄於過高的期望,採取了操之過急方法,大有撥描助長之勢。 孩子的時間,被「前途教育」占滿了,家長都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理想的胚胎。 今天媽媽這樣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樣要求,造成孩子無所適從。孩子誰也得罪不 起,從小承受過重的精神壓力。結果有三:一是順從型。你們說什麼我做什麼, 唯唯喏喏,變成一個毫無主見之人。二是小滑頭。爸爸在照爸爸說的做。媽媽在 按媽媽說的做。四面討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型。誰的話也不聽,你說你的, 我做我的,你罵我不做聲,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長大了就出家門流浪於 社會。
以上是孩子在社會性行為、道德、品質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是教育不當造 成的,並非必然出現的。只要家長認識到獨生子女成長中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充 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施以良好的教育, 孩子就可以少出現、甚至不出現以上所指的那些問題。
二、科學教育獨生子女 由上述,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 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可以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採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 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長最重要的,最神聖的責任。目前,不少家長 在這方累了豐富的、有效的經驗,他們的做法歸納以下幾點:
(一)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社會責任感,家長要樹立「為國教子思想」改變 不正確的教養態度。要做到此點,家長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異常心理」,不要把 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認識到孩子是未來事業的人,關繫到國家的 興旺,民族發展,按國家對人才培養規格去做,才能站得高、看的遠、放得開, 收得攏。
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誠然父母對孩子 的家是應該的,愛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愛的本身也是一種教育。但是愛子女 不但是體現在對孩子生活上,物質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和 培養上,使孩子在德、智、缽、美、勞各方面健康成長。長大成為對國家、對 「四化」建設有用的人才。為此,對孩子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相 反,對孩子嬌、慣、縱容是有害的。俗話說:「嚴為愛、寵為害」,有位教育家 說過,「毀於盲目母家的人,此毀於危險的小兒疾病的多。」這是值入我們引以 為戒的。
在家庭中,孩子應當是、和睦的團結互助的關系,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意 見,興趣和自尊心,要改變以長者自居的傳統觀念。克服專橫的家長作風,不能 因孩子年幼而隨意輕視、嘲諷、侮辱、體罰他們。同時家長應放手讓他們逐漸具 有對自己負責的能力,不在包辦代替。有困難要幫助、有了進步要鼓勵,才能增 長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
(二)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
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於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許多獨生子女 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處於獨一無二的優越地位,理應是家中的「特權 者」。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千萬不要將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 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 的銘記這一點。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 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獨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 的其他成員一樣處於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 家裡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 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佔座位;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 一起玩……、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 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
(三)用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
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是靠成人說教,而是通過 他們相互交往發展的。兒童良好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對象是兒 童夥伴「,這種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為成人的許多言行是孩子難以理解的, 因此成人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夥伴的孤獨感。 大多數的孩子是好體生活的。特別是游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 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 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 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四)要捨得孩子吃一點苦 獨生子女大多身上存在著嬌氣。嬌氣十足的孩子將來是難有所作為的,要克 服這種嬌氣,家長光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要艱苦樸素」,「要吃苦耐勞」,往往 成效不大。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吃一點苦,因為吃苦才能從 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嬌氣」。因此,在孩子的生活,物質方面,家長不要提 供太好的條件。例如,在吃的方面,除了保證孩子必要的營養外,不要讓孩子吃 的太好,太精。對孩子的零食更要節制,盡量不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在穿 的方面,主要是讓孩子穿的整潔、大方、舒服。讓孩子從小培養正確的審美觀。 千萬不要讓孩子穿得花枝招展。有的父母不惜代價給孩子穿著打扮,把孩子打扮 得洋不洋,土不土,怪模怪樣。這樣做不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而且會玷污孩 子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從小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蝕。在孩子的學慣用品玩具方面, 不要總是給孩子新的。要鼓勵孩子用舊東西製做各種學慣用品和玩具,使孩子 養成勤儉樸素的好習慣。另外,家長還要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勞動,特別是孩 子自己的事情,盡量孩子自己去做,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鍛煉的 生活自理能力。 有的時候,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的環境,讓去鍛煉。如 大泠天早晨,帶孩子一起去菜場排隊菜,使孩子體會到大人的辛苦。這種有意 識地讓孩子吃一些苦的做法,對教育好獨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從小讓孩子吃一 點苦,正是為了使孩子將來經得起各種艱苦環境的磨煉。
(五)對孩子教育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 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於成人之間彼此不一致,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 常常引起大人之間不愉快,甚至爭吵不休。我國有句諺語「吵鬧多的家庭孩子也 會變壞。」所以家長應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當著孩子面前表露出來,事後再 商討統一認識,這樣有助於增進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沒有感情的家長,是無法 教育孩子的。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也要一致。此一時、彼一時,不能高興時 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 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後矛盾,家長說錯了。應當認錯,甚至道歉,為孩子樹 立知錯改的好榜樣。家長的威信會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強了。

⑵ 獨生子女的特點

1979年我國政府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目前許多城市幼兒園的幼兒中,獨生子女年所佔比例在90%以上。獨生子女的大批出現,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速率,為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在教育方面,也出現了"獨生子女問題多"、"獨子難教"的思想傾向,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獨生子女誇大其詞的稱為"中國的一群小皇帝"。現代的孩子患有"四、二、一綜合症",這是片面的。據部分專家、老師在部分盛市抽樣調查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獨生子與非獨生子,同樣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成長。由於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長對這種特殊性缺乏認識和心理上的准備,因而帶來一些值得探討的新問題。一、獨生子女的獨特性(一)獨生子女智力和才能發展方面的優勢第一、獨生子女生理條件比較優越,"集父母氣血之精華",從遺傳因素方面保證獨生子女在腦力、體力、智力方面的優越地位。第二、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盡量滿足他們身體、心理發展的需要,保證了獨生子女的充足的營養和智力開發用品,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第三、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精力與條件都充足。家長總是擠出時間帶孩子參觀、野遊、做游戲、教孩子學習、供給智力開發的各種玩具,故獨生子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第四、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充分愛的陽光中成長的幼兒個性發展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因此,多數幼兒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的性格特點,有利於幼兒智力和才能的發展。(二)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的問題根據上海市、遼寧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存在問題的比例高於非獨生子女23-40%。這些問題並非獨生子女所有,非獨生子女也存在,獨生子女佔60%,非獨生子女佔30%。以上比例說明,獨生子女產生社會性發展方面的問題並不是普通問題,只是少數幼兒存在的問題;不僅獨生子女存在此問題,而且非獨生子女也存在;獨生子女社會性行為問題,並不是"獨生"本身所產生的,而是家庭教育不當的結果。1.錯誤的教養態度造成幼兒不良的性格和行為。過多的食品、過多的營養,造成幼兒消化不良,而且還形成幼兒挑食、偏食、不愛惜食物等不良習慣。過分的照顧,認為孩子小,事事都包辦代替。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結果養成孩子四肢不勤、不愛勞動、懶惰、無能、吃不得苦、意志薄弱、處處依賴家長,缺乏獨立性的不良習慣。過分的疼愛,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處處圍著孩子轉,什麼事情都依順孩子,甚至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採取遷就縱容的態度。有的孩子稍不稱心,就大吵大鬧,逐漸養成孩子"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過分的保護;孩子是好群愛玩的,家長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將其封閉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護。由於家庭環境的寂寞、活動單調,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膽小不合群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過分的"灌";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的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後,盲目誇孩子。長此以往,養成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的個性來。2.家長對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影響應有足夠的認識。如前所述"獨生"的環境對幼兒成長有許多積極因素,但我們還應辨證地看到他不足的方面。困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缺少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另外,缺乏在同齡人相處過程中的逆境鍛煉。如有矛盾時,如何辯解、爭吵、鬧意見、最後互相遷就、妥協、和解,從中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懂得別人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從而逐漸從"以我為中心"的硬殼中解脫出來。同時由於他們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兒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學、容易形成他們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的早熟傾向,過早失去孩提的天真。事實上成人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他們成人化的行為,不論在和兒童或成人交往中,都會產生困難,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若家長能了解這些,就能主動地利用"獨生"環境的積極因素,克服獨生環境造成的問題,促使獨生子女健康發展。3.傳統思想作怪妨礙孩子個性全面發展。封建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留下了"多子多福"以宗親關系觀念,為的是將來老有所養。一個兒了不聽話,還有二兒,二兒不行,還不小兒。"獨苗"就無退路,必須教育好,對孩子寄於過高的期望,採取了操之過急方法,大有撥苗助長之勢。孩子的時間,被"前途教育"占滿了,家長都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理想的胚胎。今天媽媽這樣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樣要求,造成孩子無所適從。孩子誰也得罪不起,從小承受過重的精神壓力。結果有三:一是順從型。你們說什麼我做什麼,唯唯喏喏,變成一個毫無主見之人。二是小滑頭。爸爸在照爸爸說的做。媽媽在按媽媽說的做。四面討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型。誰的話也不聽,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你罵我不做聲,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長大了就出家門流浪於社會。以上是孩子在社會性行為、道德、品質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是教育不當造成的,並非必然出現的。只要家長認識到獨生子女成長中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施以良好的教育,孩子就可以少出現、甚至不出現以上所指的那些問題。二、科學教育獨生子女由上述,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可以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採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長最重要的,最神聖的責任。目前,不少家長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有效的經驗,他們的做法歸納以下幾點:(一)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社會責任感,家長要樹立"為國教子思想",改變不正確的教養態度。要做到此點,家長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異常心理",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認識到孩子是未來事業的接班人,關繫到國家的興旺,民族發展,按國家對人才培養規格去做,才能站得高、看的遠、放得開,收得攏。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誠然父母對孩子的家是應該的,愛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愛的本身也是一種教育。但是愛子女不但是體現在對孩子生活上,物質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上,使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健康成長。長大成為對國家、對"四化"建設有用的人才。為此,對孩子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相反,對孩子嬌、慣、縱容是有害的。俗話說:"嚴為愛、寵為害",有位教育家說過,"毀於盲目父母的人,比毀於危險的小兒疾病的多。"這是值得我們引以為戒的。在家庭中,孩子應當是民主、和睦的團結互助的關系,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要改變以長者自居的傳統觀念。克服專橫的家長作風,不能因孩子年幼而隨意輕視、嘲諷、侮辱、體罰他們。同時家長應放手讓他們逐漸具有對自己負責的能力,不再包辦代替。有困難要幫助、有了進步要鼓勵,才能增長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二)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於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許多獨生子女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處於獨一無二的優越地位,理應是家中的"特權者"。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千萬不要將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的銘記這一點。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獨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一樣處於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裡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佔座位;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一起玩......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三)用群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是靠成人說教,而是通過他們相互交往發展的。兒童良好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對象是兒童夥伴",這種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為成人的許多言行是孩子難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夥伴的孤獨感。大多數的孩子是好群體生活的。特別是游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四)要捨得孩子吃一點苦獨生子女大多身上存在著嬌氣。嬌氣十足的孩子將來是難有所作為的,要克服這種嬌氣,家長光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要艱苦樸素","要吃苦耐勞",往往成效不大。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吃一點苦,因為吃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嬌氣"。因此,在孩子的生活,物質方面,家長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例如,在吃的方面,除了保證孩子必要的營養外,不要讓孩子吃的太好,太精。對孩子的零食更要節制,盡量不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在穿的方面,主要是讓孩子穿的整潔、大方、舒服。讓孩子從小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千萬不要讓孩子穿得花枝招展。有的父母不惜代價給孩子穿著打扮,把孩子打扮得洋不洋,土不土,怪模怪樣。這樣做不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而且會玷污孩子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從小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蝕。在孩子的學慣用品玩具方面,不要總是給孩子買新的。要鼓勵孩子用舊東西製做各種學慣用品和玩具,使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好習慣。另外,家長還要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勞動,特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孩子自己去做,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鍛煉的生活自理能力。有的時候,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的環境,比如去鍛煉。如大冷天早晨,帶孩子一起去菜場排隊買菜,使孩子體會到大人的辛苦。這種有意識地讓孩子吃一些苦的做法,對教育好獨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從小讓孩子吃一點苦,正是為了使孩子將來經得起各種艱苦環境的磨煉。(五)對孩子教育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於成人之間彼此不一致,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引起大人之間不愉快,甚至爭吵不休。我國有句諺語"吵鬧多的家庭孩子也會變壞"。所以家長應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當著孩子面前表露出來,事後再商討統一認識,這樣有助於增進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沒有感情的家長,是無法教育孩子的。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也要一致。此一時、彼一時,不能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後矛盾,家長說錯了。應當認錯,甚至道歉,為孩子樹立知錯改的好榜樣。家長的威信會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強了。思考題:1、獨生子女有哪些特點,形成獨生子女的特點原因有哪些?2、在教育獨生子女方面,你有何經驗教訓?

⑶ 建議允許退休獨生子女父母隨子女落戶,這一政策有何目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了,家庭經濟也發展的越來越快了,很多家庭的父母為了能夠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成長 ,父母們往往都會選擇生養一個孩子,因為這樣他們能夠把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把身心都放在撫養著一個孩子上,但是獨生子女家庭也有很大的問題,特別是在人口老齡化方面,特別是在對父母的贍養方面 。

三、獨生子女的家庭應該如何贍養自己的父母?

獨生子女的家庭更應該要好好贍養自己的父母,因為父母把最好的東西都給了你一個人,同時國家又出台了這樣的規定,更方便你照顧和贍養父母,所以獨生子女更不應該辜負父母和國家對你們的期望。

不知道你們贊成這樣的政策出台嗎?或者你們有什麼更好的方法可以讓老人老有所養呢?

⑷ 你知道為什麼父母會反對和獨生子女戀愛

父母至所以反對和獨乞孓女淡戀愛。是考慮到兩個獨生孓女走到一范,專生活自力能力屬差,挑不花將來負擔四倫老人甚至八倫老人的擔廴。加乞自己的子女,不工作沒有經濟來源,工作如果雙方不人有瘍了怎麼照顧!因此父母斥訂和獨豈子女戀愛。

⑸ 面試官問你是不是獨生子女, 是出於什麼考慮呢

出於你以後對於家庭的責任以及所承擔的家庭經濟負擔。。如果你是獨生子女可能以後家庭負擔就會重一點。但相反你的獨立性以及自主性可能不如那些有弟兄的孩子。。

⑹ 人大代表建議實施獨生子女護理假,這個「建議」的目的是什麼

獨生子女護理假,是指獨生子女家庭,在老人生病、住院期間,用人單位應該給一定的假。在假期期間,不得扣除工資、補貼、獎勵等相應的福利。

這是人大代表的建議,主要是針對獨生兒女無法全面照料老人的事情。隨著老齡化的提升,疾病纏身是大多數老年人的現狀。而獨生子女有可能在外工作,沒辦法照顧好老人。甚至在父母生病住院時,都無法去探望。

我認為這個建議很有必要,雖然是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議,但實際上在福建、廣西、寧夏等十多個省份,出台了相關的政策。經過這次建議,相信很快就會在全國推廣。

3、需要注意兩點

實行護理假,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對相應企業進行照顧,比如說稅收補助,幫助企業去降低成本,促使他們落實獨生子女護理假;二是獨生子女需要自律,假期是用來看望老人的,而不是讓自己休息、度假的。

只要這兩點全部落實,才能讓護理假起到作用。當然,在實施之後也要進行監督。一方面是監督企業,一方面是監督員工。

⑺ 獨生子女問題

你老婆的獨生子女證還在么?理論上不管她的父母誰在要孩子 她都不算獨生子女了。獨子證應該收回。
但是如果她的證還在,她沒跟別人說過,她的檔案中也沒有記錄她父親離異並已生育二胎、她所在單位也不知道這種情況。那恭喜你,你們可以鑽空子了。

⑻ 獨生子女有什麼特點

1979年我國政府實行計劃生育以來。獨生子女的數量與日俱增。目前許多城市幼兒園的幼兒中,獨生子女年所佔比例在90%以上。獨生子女的大批出現,是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結果。計劃生育政策有效地控制了我國人口的自然增長速率,為提高我國人口素質,創造了有利條件,但在教育方面,也出現了「獨生子女問題多」、「獨子難教」的思想傾向,有些人甚至把一些獨生子女誇大其詞的稱為「中國的一群小皇帝」。現代的孩子患有「四、二、一綜合症」,這是片面的。據部分專家、老師在部分省、市抽樣調查分析中得出的結論是,獨生子與非獨生子,同樣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成長。由於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長對這種特殊性缺乏認識和心理上的准備,因而帶來一些值得探討的新問題。

一、獨生子女的獨特性

(一)獨生子女智力和才能發展方面的優勢

第一、獨生子女生理條件比較優越,「集父母氣血之精華」,從遺傳因素方面保證獨生子女在腦力、體力、智力方面的優越地位。

第二、獨生子女家庭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盡管滿足他們身體、心理發展的需要,保證了獨生子女的充足的營養和智力開發用品,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第三、家長對「獨苗」教育比較重視,精力與條件都充足。家長總是擠出時間帶孩子參觀、野遊、做游戲、教孩子學習、供給智力開發的各種玩具,故獨生子智力早熟、興趣廣泛、知識面寬。

第四、獨生子女享有父母充分的愛,在充分愛的陽光中成長的幼兒個性發展是健全的。正如一位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提出的那樣「愛比維生素還重要」。因此,多數幼兒容易形成活潑、開朗、大方、敢說、敢想的性格特點,有利於幼兒智力和才能的發展。

(二)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的問題

根據上海市、遼寧省教育科學研究所調查,發現獨生子女在社會性行為方面,存在問題的比例高於非獨生子女23-40%。這些問題並非獨生子女所有,非獨生子女也存在,獨生子女佔30%,非獨生子女佔60%。

以上比例說明,獨生子女產生社會性發展方面的問題並不是普通問題,只是少數幼兒存在的問題;不僅獨生子女存在此問題,而且非獨生子女也存在;獨生子女社會性行為問題,並不是「獨生」本身所產生的,而是家庭教育不當的結果。

1、錯誤的教養態度造成幼兒不良的性格和行為

過多的食品、過多的營養,造成幼兒消化不良,而且還形成幼兒挑食、偏食、不愛惜食物等不良習慣。

過分的照顧;認為孩子小,事事都包辦代替。讓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結果養成孩子四肢不勤、不愛勞動、懶惰、無能、吃不得苦、意志薄弱、處處依賴家長,缺乏獨立性的不良習慣。

過分的疼愛,使孩子成為家庭中的「支配者」大人處處圍著孩子轉,什麼事情都依順孩子,甚至孩子提出無理要求,也採取遷就縱容的態度。有的孩子稍不稱心,就大吵大鬧,逐漸養成孩子「一切以我為中心」的任性、專橫、執拗的壞脾氣和不良習慣。

過分的保護;孩子是好群愛玩的,家長怕孩子不安全,受委屈,將其封閉在家中加以控制和保護。由於家庭環境的寂寞、活動單調,容易形成孩子的孤僻、膽小、不合群性格特點、缺乏待人處事的勇氣和智慧,社會適應能力差。

過分的「灌」;許多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又錯誤的認為孩子掌握知識越多越聰明,又不懂得早期教育的方法,給孩子灌進許多「食而不化」的知識,當孩子會認幾個字、會背幾首詩歌時,又在人前人後,盲目誇孩子。長此以往,養成孩子高傲、盛氣凌人、自以為是的個性來。

2、家長對獨生子女生活環境的影響應有足夠的認識

如前而述「獨生」的環境對幼兒成長有許多積極因素,但我們還應辨證地看到他不足的方面。困獨生子女沒有同胞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經驗,容易形成感情的「自我中心」。容易養成不善於團結,不善於同情,不善於競爭,不善解人意,缺少協作,不尊重人,缺少助人為樂的品質和行為。

另外,缺乏在同齡人相處過程中的逆境鍛煉。如有矛盾時,如何辯解、爭吵、鬧意見、最後互相遷就、妥協、和解,從中認識到自己和別人的區別,懂得別人也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從而逐漸從「以我為中心」的硬殼中解脫出來。

同時由於他們在家庭中缺乏所模仿的相互交往的兒童、只能和大人交往、向大人學、容易形成他們說大人話、做大人事的早熟傾向,過早失去孩提的天真。事實上成人的世界對於他們來說,是難以理解的,他們成人化的行為,不論在和兒童或成人交往中,都會產生困難,而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

若家長能了解這些,就能主動地利用「獨生」環境的積極因素,克服獨生環境造成的問題,促使獨生子女健康發展。

3、傳統思想作怪妨礙孩子個性全面發展

封建的傳統思想使人們留下了「多子多福」以宗親關系觀念,為的是將來老有所養。一個兒了不聽話,還有二兒,二兒不行,還不小兒。「獨苗」就無退路,必須教育好,對孩子寄於過高的期望,採取了操之過急方法,大有撥描助長之勢。孩子的時間,被「前途教育」占滿了,家長都想把孩子當成實現自己理想的胚胎。今天媽媽這樣要求,明天爸爸又那樣要求,造成孩子無所適從。孩子誰也得罪不起,從小承受過重的精神壓力。結果有三:一是順從型。你們說什麼我做什麼,唯唯喏喏,變成一個毫無主見之人。二是小滑頭。爸爸在照爸爸說的做。媽媽在按媽媽說的做。四面討好,八面逢迎。三是逆反型。誰的話也不聽,你說你的,我做我的,你罵我不做聲,你打我躲,你犟我比你更犟,長大了就出家門流浪於社會。

以上是孩子在社會性行為、道德、品質上反映出來的問題,都是教育不當造成的,並非必然出現的。只要家長認識到獨生子女成長中有利和不利的條件,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克服不利條件,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的特點,施以良好的教育,孩子就可以少出現、甚至不出現以上所指的那些問題。

二、科學教育獨生子女

由上述,所謂獨生子女問題,本質上是教育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方式。要防止獨生子女受到社會影響,可以出現的問題,就必須採用科學教育的方式,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他們。這是家長最重要的,最神聖的責任。目前,不少家長在這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有效的經驗,他們的做法歸納以下幾點:

(一)改變傳統觀念,加強社會責任感,家長要樹立「為國教子思想」改變不正確的教養態度。要做到此點家長首先要克服自身的「異常心理」,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認識到孩子是未來事業的接班人,關繫到國家的興旺,民族發展,按國家對人才培養規格去做,才能站得高、看的遠、放得開,收得攏。

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愛而不寵,養而不嬌。誠然父母對孩子的家是應該的,愛子女不但是人之常情,而愛的本身也是一種教育。但是愛子女不但是體現在對孩子生活上,物質上的照顧,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對孩子的教育和培養上,使孩子在德、智、缽、美、勞各方面健康成長。長大成為對國家、對「四化」建設有用的人才。為此,對孩子嚴格管教,精心培養才是真正的愛。相反,對孩子嬌、慣、縱容是有害的。俗話說:「嚴為愛、寵為害」,有位教育家說過,「毀於盲目母家的人,此毀於危險的小兒疾病的多。」這是值入我們引以為戒的。

在家庭中,孩子應當是民主、和睦的團結互助的關系,家長應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要改變以長者自居的傳統觀念。克服專橫的家長作風,不能因孩子年幼而隨意輕視、嘲諷、侮辱、體罰他們。同時家長應放手讓他們逐漸具有對自己負責的能力,不在包辦代替。有困難要幫助、有了進步要鼓勵,才能增長孩子的自信、自控、自尊的性格。

(二)擺正獨生子女與成人的關系

獨生子女的許多不良習慣是由於以家庭中的特殊地位引起的。許多獨生子女感到自己是家中唯一的孩子,處於獨一無二的優越地位,理應是家中的「特權者」。所以,從孩子一出生,家長就要注意,千萬不要將孩子置於家庭的特殊地位。不要讓孩子在思想上形成「以我為中心」的意識,做父母的要在思想上深深的銘記這一點。平時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盡量不要使孩子產生特殊感。要使孩子感到他雖然是家中的獨子,但是沒有獨特的地位和特殊的權利,和家庭的其他成員一樣處於平等地位。做到這一點,關鍵在於從日常小事抓起。例如:家裡吃飯,要使孩子懂得讓大人先坐,吃東西時,要讓孩子養成分份的習慣;看電視時,不要讓孩子一人獨佔座位;家裡來了小朋友,應教育孩子把玩具給大家一起玩……、長期堅持,就會使孩子養成與別人相處的習慣,使孩子不會感到自己在家中的特殊地位了。

(三)用群的功能彌補「獨」的缺陷

鼓勵孩子到兒童社會中去。兒童社會性的發展,不是靠成人說教,而是通過他們相互交往發展的。兒童良好行為是從「模仿開始的,而模仿的最好對象是兒童夥伴「,這種作用是成人替代不了的。因為成人的許多言行是孩子難以理解的,因此成人創造條件和機會讓孩子與同齡人交往,克服因缺乏兒童夥伴的孤獨感。大多數的孩子是好群體生活的。特別是游戲。通過集體教育他們尊重他人,不執拗任性,與小朋友友好相處,互相商量,謙讓、分享玩具,關心小弟弟、小妹妹、家長切不要因愛子太深,怕孩子吃虧,將孩子封閉起來;或者偏袒孩子去責怪別人,這樣做只能害了自己的孩子。

(四)要捨得孩子吃一點苦

獨生子女大多身上存在著嬌氣。嬌氣十足的孩子將來是難有所作為的,要克服這種嬌氣,家長光在口頭上教育孩子「要艱苦樸素」,「要吃苦耐勞」,往往成效不大。

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實際生活中,讓孩子吃一點苦,因為吃苦才能從根本上消除孩子身上的「嬌氣」。因此,在孩子的生活,物質方面,家長不要提供太好的條件。例如,在吃的方面,除了保證孩子必要的營養外,不要讓孩子吃的太好,太精。對孩子的零食更要節制,盡量不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習慣。在穿的方面,主要是讓孩子穿的整潔、大方、舒服。讓孩子從小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千萬不要讓孩子穿得花枝招展。

有的父母不惜代價給孩子穿著打扮,把孩子打扮得洋不洋,土不土,怪模怪樣。這樣做不但浪費時間,浪費金錢,而且會玷污孩子純潔的心靈,使孩子從小受到不健康思想的侵蝕。在孩子的學慣用品玩具方面,不要總是給孩子買新的。要鼓勵孩子用舊東西製做各種學慣用品和玩具,使孩子養成勤儉樸素的好習慣。另外,家長還要督促孩子多做一些家務勞動,特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盡量孩子自己去做,這樣既能培養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鍛煉的生活自理能力。

有的時候,家長還可以有意識地設置一些障礙和困難的環境,讓去鍛煉。如大泠天早晨,帶孩子一起去菜場排隊買菜,使孩子體會到大人的辛苦。這種有意識地讓孩子吃一些苦的做法,對教育好獨生子女是非常必要的。從小讓孩子吃一點苦,正是為了使孩子將來經得起各種艱苦環境的磨煉。

(五)對孩子教育堅持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如果成人對孩子的教育堅持一致性,孩子感到教育的合理性、堅決性,就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家庭由於成人之間彼此不一致,為了孩子的教育問題,常常引起大人之間不愉快,甚至爭吵不休。我國有句諺語「吵鬧多的家庭孩子也會變壞。」所以家長應互相尊重,有分歧也不可當著孩子面前表露出來,事後再商討統一認識,這樣有助於增進父母感情,在孩子面前沒有感情的家長,是無法教育孩子的。

家庭成員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前後也要一致。此一時、彼一時,不能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無原則,一味寬容,不高興時就一概禁止,斥責。不能說話不算數,前後矛盾,家長說錯了。應當認錯,甚至道歉,為孩子樹立知錯改的好榜樣。家長的威信會更高,教育效果也就強了。

閱讀全文

與獨生子女的目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人家有什麼助眠的方法嗎 瀏覽:829
對於老人家的祝福 瀏覽:642
重慶長壽養老院 瀏覽:164
深圳一次性殘疾退休金 瀏覽:408
養老院必備的醫療設備 瀏覽:42
我憑什麼要感謝父母 瀏覽:323
企業對養老院投資有什麼好處 瀏覽:966
孝敬演講稿100個字 瀏覽:655
重陽節寫酒的詞 瀏覽:707
虛弱的老人應如何調理 瀏覽:575
人50歲幾次正常嗎 瀏覽:99
無錫養老院特護 瀏覽:500
提前提取養老金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瀏覽:860
老年人喝荷葉茶 瀏覽:179
給父母做保險應該買什麼 瀏覽:910
尊敬師長孝順父母小學班會簡報 瀏覽:58
勞務派遣養老金交的少 瀏覽:369
九月九重陽節要登山嗎 瀏覽:179
貴州省退休職工漲工資 瀏覽:608
健康證體檢血常規查哪些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