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於父母教育孩子故事有哪些
鏈接:
父母多給孩子講故事,可以培養孩子的想像力、思考力、邏輯推理能力、專注力,好的故事所蘊含的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會教給孩子為人處事的道理,塑造良好性格,會讓孩子的心靈得到灌溉、滋養,讓孩子在人類智慧的光芒下茁壯成長。
2. 找父母對孩子產生好的影響的例子和不好影響的例子
父母的言行是對孩子產生影響,長輩應用自己的愛心去培養孩子,代代相傳。如父母的慈祥,寬容及言傳身教的方法,「授魚不如授之於漁」的人生哲學,都是好的例子。 父母也有不好的行為將會影響孩子,如賭博,酗酒,在孩子面前言行不一致,不能體會孩子的心理狀態加以引導或是武斷行為,都是不好的影響。
3. 關於父母愛子女的故事
母愛的故事(三則)
一、牛的故事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故事發生在西部的青海省,一個極度缺水的沙漠地區。這里,每人每天的用水量嚴格地限定為三斤,這還得靠駐軍從很遠的地方運來。日常的飲用、洗漱、洗衣,包括喂牲口,全部依賴這三斤珍貴的水。
人缺水不行,牲畜一樣,渴啊!終於有一天,一頭一直被人們認為憨厚、忠實的老牛渴極了,掙脫了韁繩,強行闖入沙漠里惟一的也是運水車必經的公路。終於,運水的軍車來了。老牛以不可思議的識別力迅速地沖上公路,軍車一個緊急剎車戛然而止。老牛沉默地立在車前,任憑駕駛員呵斥驅趕,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鍾過去了,雙方依然僵持著。運水的戰士以前也碰到過牲口攔路索水的情形,但它們都不象這頭牛這般倔強。人和牛就這樣耗著,最後造成了堵車,後面的司機開始罵罵咧咧,性急的甚至試圖點火驅趕,可老牛不為所動。
後來,牛的主人尋來了,惱羞成怒的主人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在瘦骨嶙峋的牛背上,牛被打得皮開肉綻、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鮮血沁了出來,染紅了鞭子,老牛的凄厲哞叫,和著沙漠中陰冷的酷風,顯得分外悲壯。一旁的運水戰士哭了,罵罵咧咧的司機也哭了,最後,運水的戰士說:「就讓我違反一次規定吧,我願意接受一次處分。」他從水車上到出半盆水——正好3斤左右,放在牛面前。
出人意料的是,老牛沒有喝以死抗爭得來的水,而是對著夕陽,仰天長哞,似乎在呼喚什麼。不遠的沙堆背後跑來一頭小牛,受傷的老牛慈愛地看著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沒等主人吆喝,在一片寂靜無語中,它們掉轉頭,慢慢往回走。
二、人的故事
2002年2月23日,位於奧地利西南部阿爾卑斯山的費拉茨谷地發生了一起雪崩,一對正在滑雪的母女被大雪埋葬。當她們力近艱辛爬出雪堆時,卻又面臨新的危機,由於她們都身穿銀灰色的衣服,救援飛機很難發現她們的蹤影,隨著時間的推移,飢餓,寒冷和恐懼紛至沓來。在生死攸關之際,母親依然割斷自己的動脈,用鮮艷的熱血染紅了白雪,為救援人員的收索指引了准確位置。。。。。
雪崩危機
羅莎琳是一位還在讀初中的13歲少女,她性格孤僻,膽小羞怯。她的內心如此封閉是有原因的,在她還不知世事時,父親就逝世了,母親索非亞一手將她撫養大。因為貧窮,羅莎琳常常受到許多人的歧視和欺辱,這些都給她幼小的心靈投下了濃重的陰影,久而久之,她對母親也開始心生怨恨,認為正是母親的卑微才使她遭受如此多的苦難。索非亞再一家清潔公司工作,每天起早貪黑地忙碌也只能拿到微薄的薪水,看到女兒的性格日益封閉,她心理也很難受,總想做些什磨讓女兒快樂起來。
2002年2月下旬的一天,索非亞興沖沖地回家對女兒說,為了表彰她的努力工作,公司要放她一個星期的假,她想帶羅莎琳去阿爾卑斯山的滑雪之旅。出發前,索非亞特意去商店買了兩套銀灰色的羽絨服,因為她覺得這種顏色跟雪最接近,而雪讓人想到美麗和聖潔。
母女兩乘車到達了馬特斯堡小鎮的57號劃雪場。滑雪場俱樂部的老闆佐勒先生看見索非亞和羅莎琳都穿著銀灰色的羽絨服,於是勸她們更換服裝,他擔心萬一發生意外事故時,救援人員難以在雪地中發現她們的身影。當索非亞得知租用俱樂部的服裝還需要交納一筆不少的費用時,一向節儉的她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謝絕了佐勒先生的好意。
索非亞和羅莎琳母女倆並不會滑雪,佐勒先生派了一個教練教了她們足足兩個小時的滑雪技巧。結束輔導後,教練再三警告她們,在適合滑雪的地段都插上了許多彩色的小旗,滑雪著只能在這些地方滑雪,而不能擅自離開路線,否則容易迷路或是遭遇雪崩,棕熊等危險。但被興奮沖昏了頭腦的母女倆根本就沒有把教練的警告當回事,她們的心完全沉醉在阿爾卑斯山那美麗而壯觀的雪景中。
2月23日下午3點,索非亞和羅莎琳像兩只歡快的荊棘鳥興沖沖地出發了。她們的滑雪技巧並不好,但這並不防礙母女倆的快樂心情,她們不停地在雪地里滑行,打滾,唱歌,彷彿完全忘記了貧窮生活帶給她們的苦難和屈辱。在生活的重壓下從來沒有得到如此放鬆的索非亞和羅莎琳越劃越興奮,她們不知不覺地偏離了插滿彩色小旗的安全雪道,來到了一片沒有任何標志的荒僻的雪坡。
索非亞看了看手錶,已經是夜晚8點多鍾了,但由於雪光的映照,天空仍然很亮。索非亞決定和羅莎琳返回滑雪俱樂部,但是滑行了一個多小時後,她們卻驚恐地發現根本找不到來時插著彩旗的雪道。著一個小時內,她們自始至終只是在雪坡附近徒勞地兜圈子。她們迷路了。
索非亞開始心慌起來,她和羅莎琳一邊滑雪一邊大聲呼叫,希望有人能發現她們。但對雪地環境缺乏經驗的母女倆不知道聲音正式滑雪著大忌,在地形和情況都不熟悉的雪坡上行走或滑雪,必須特別注意避免發出較大的聲響,否則就可引起可怕的雪崩。
突然,羅莎琳感覺腳下的雪地在輕微的顫抖,同時她聽見一種如汽車引擎轟鳴的聲音從雪坡的某個地方越來越響地傳來。幾乎與此同時,索非亞也感到了異常,她很快就意識到了什磨,馬上沖女兒大叫;「糟糕!發生了雪崩!」索非亞的話音沒落,一坐小山似的巨型雪快發出雷鳴般的響聲朝她們站立的地方飛速撲來。在雪塊接近身體前的短嶄時間里,索非亞仍掉滑雪桿,拉著女兒的手連滾帶爬地迅速奔向雪坡中部的一塊巨大的岩石,她希望這塊岩石能夠使她們不被大雪埋葬。但即使有巨石阻擋,狂暴的雪崩還是將躲在岩石後面的母女倆蓋住了。幾秒鍾以後,羅莎琳就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從身體上方傳來,讓她的五臟六腑都疼痛欲裂,緊接著,她昏迷了過去。然而,不幸之中的萬幸是,由於那塊起阻耐作用的岩石減少了雪壓,並在母女倆的前面形成了一個大氣空間,因此她們還不至於馬上窒息,身體也能輕微的動彈。
艱難自救
羅莎琳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等她醒過來時,她發現自己的眼前一片漆黑,她正要張嘴叫喊,大團的雪粒就掉進了她的口中,把她嗆的劇烈咳嗽起來。
羅莎琳試著挪動自己的身體,她發現四肢還有知覺,而且可以輕微的移動,看來壓在她身上的雪還不算太厚。她記得雪崩爆發前,她和母親一起滾到了岩石後面,可是,現在她不知母親在哪裡。因為擔心雪水融化進入肺里而導致呼吸衰竭,羅莎琳不敢張嘴叫喊,她只是拚命地用手指刨開自己身體四周的雪,已使自己有更多的活動空間。
隨著空間的不斷拓展,羅莎琳感到呼吸順暢了一些,她將原本仰放著的頭側傾著,這樣雪粒就不容易掉進嘴裡了。接著,她開始呼喊母親,但從口腔里發出的聲音極其嘶啞和難聽,然而,她還是聽到了迴音。她悲喜交加,再次用勁力氣喊著:媽媽,你在哪裡?這次,羅莎琳不僅聽到了更清晰的迴音,而且感到右邊的雪塊在活動,原來,索非亞就躺在離她不到一英尺的地方。羅莎琳奮力向右邊挪動身體,然後艱難地伸出右手朝聲音傳來的方向刨著雪,終於,她握到了另一隻冰冷的手!雖然母女倆看不清彼此的臉和身體,但能夠緊緊地偎在一起感受到對方溫熱的呼吸,已使羅莎琳心塌實了許多。
那塊巨大的岩石確實起到了救命作用,它阻擋了本來可能壓在索非亞母女倆身上巨大的雪塊,同時它和地面形成的大氣空間提供了母女倆寶貴的氧氣。因為索非亞和羅莎琳的身體不能自如地活動,所以她們刨雪的進度很緩慢,羅莎琳的十個指頭都僵硬麻木了,她還是沒有看見一絲的亮光,彷彿她們正呆在黑暗地獄的最底層.就在羅莎琳快絕望的時候,她的左手突然觸到一個雞蛋粗的堅硬東西,憑感覺,她想那應該是一棵小樹.
羅莎琳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母親,索非亞驚喜不已,她要女兒用力搖晃樹干,如果樹干能夠搖動,那就說明大雪壓的不是太深.羅莎琳照做了,樹干能夠搖動.索非亞又叫她握住樹干使勁往上挺直身體,但羅莎琳這樣做似乎很困難,已經嚴重氧氣不足使她稍微一用力就氣喘不已、頭疼欲裂.然而,羅莎琳知道這也許是她和母親脫險的唯一途徑了,如果再耽擱下去,她們不因缺氧而死,也會凍僵.她使出渾身力氣一次次嘗試,終於隨著一大片雪"嘩啦啦"地掉下來,她看到了亮光.盡管是黑夜,但雪光仍然比較刺眼.羅莎琳艱難地站起身子,趕緊將母親從雪堆里刨出來,然後母女倆筋疲力盡地坐在雪地里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
血色母愛
由於滑雪桿早就不知扔到哪裡去了,留著雪橇只會增加行走困難,索非亞和羅莎琳松開綁帶,將套在腳上的雪橇扔掉了,休息了一會兒後,她們決定徒步尋找回滑雪場俱樂部的路,但是,母女倆沒想到的是,因為缺乏野外生存技巧,她們辨識不了方向,她們這一走就是30幾個小時!白天,索非亞發現一架直升飛機在山頂上空飛過,她立即和羅莎琳欣喜若狂地朝飛機揮手,喊叫,然而,由於她們穿的是和雪色差不多的銀灰色衣服,再加上直升飛機駕駛員擔心飛的過低,螺旋槳的氣流會引起新的雪崩,所以飛機飛得較高,救援人員沒有發現索非亞和羅莎琳的蹤影.
其實雪崩剛一發生,滑雪場附近的雪崩觀察站就測量到了相關數據,並測算到了雪崩發生的地的准確位置,她位於離滑雪場大約45英里的費拉茨谷地,那是一個雪崩多發區.這次雪崩不是一次孤立的雪崩,它產生連鎖反應,有一次小型雪崩引發了一系列的大型雪崩,受災范圍很廣,所以想要找到失蹤者的准確位置非常困難.自從索非他和羅莎琳母女倆遲遲沒歸後,滑雪場俱樂部的老闆佐勒先生就意識到她們出事了,於是趕快報警.
又一個寒冷的黑夜降臨了.在白天,母女倆發現了四五架救援直升飛機從天空飛過,但是都沒有人發現幾乎和雪地渾然一色的她們 .索非亞很後悔穿那套銀灰色的衣服,但是她又不能脫下來,因為她外套裡面的衣服也是淺色的,而且女兒的內衣也是淺色的,在這極寒的雪地環境里,只要將保暖的外套脫下來數分鍾,人就會凍得失去知覺.母女倆跌跌幢幢地再深可沒膝的雪堆里艱難跋涉者,飢餓和寒冷的痛苦緊緊地糾纏著她們.起初,她們還能夠說話,但漸漸地,她們每說一句話就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為了保持體力,她們大部分時間保持沉默.夜晚,她們就相互依偎著打個盹,她們不敢睡著,害怕一睡著就再也醒不過來.
再一次迎來白天的時候,母女倆又開始了跋涉.走著走著,體力不支的索非亞一個跟蹌栽倒在地上,腦袋碰上了一塊埋在雪裡的石頭,鮮血立即涌了上來,染紅了身前的一小片雪.索非亞抓起一把雪抹在受傷的額頭上,然後在羅莎琳的攙扶下站起來,突然,她的目光被腳下的一小片被血染紅的白雪吸引住了,她怔怔地看著,若有所思,而羅莎琳直到獲救後才深刻領悟母親那一剎那的真實想法.母女倆繼續在雪地里走著,但她們的體力越來越虛弱,很多時候,她們不是在走,而是連滾帶爬.羅莎琳終於走不動了,她和母親彼此依靠著坐了下來,極度的疲勞和飢餓使她很快就伏在母親的腿上進入了夢鄉.......
羅莎琳醒來的時候發現自己躺在醫院里,她起先還以為是夢,但醫生告訴她這是現實,她昏迷在雪地里,被雪崩救援人員發現緊急送到了紅十字醫院.醫生還無不沉痛地告訴羅莎琳,真正救她的其實是她的母親!救援人員在索非亞的遺體旁發現了一塊染滿鮮血的岩石切片,而她的左手動脈被切開了.事後經過法醫勘查現場,推測是索非亞自己用岩石切片割斷了動脈,然後在血跡中爬行了十幾米的距離,目的是想讓救援直升機在空中能夠發現她們的位置,而救援人員正是因為看見了雪地上那道鮮紅的長長的血跡才意識到下面有人.......
醫生的話還沒有說完,羅莎琳就痛哭起來.她一直以為做清潔工的母親是極其卑微的,甚至曾以母親的卑微為恥,但是在這一瞬間,她發現母親是如此偉大!在這次雪崩災難中,在遲遲得不到救援的生死關頭,母親以一種感天泣地的行為,用自己脈搏里流淌的鮮血為女兒指引了生命的方向!羅莎琳終於心痛得明白,自己原來一直都擁有著一份人世間最珍貴的財富,那就是比血還濃的母愛!
三、狐狸的故事
媽媽的葡萄
山洞裡住這狐狸媽媽和小狐狸,小狐狸肚子餓了,嗚嗚地哭著向狐狸媽媽要吃的,「嗚——嗚——媽媽,肚子餓了。」狐狸媽媽說:「你等著,媽媽這就給你找好吃的。」
狐狸媽媽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終於來到了長著葡萄的村莊。
「對不起,我的孩子餓得直哭,讓我摘一串葡萄吧。」狐狸媽媽這么說著,跳上葡萄架,摘了一大串葡萄,急急忙忙往山裡跑。翻過一座山,翻過兩座山,又翻過第三座山,家就在眼前,狐狸媽媽聽見小狐狸嗚嗚的哭聲了,可是它實在跑不動了,把葡萄放在一棵樹下,坐下來休息。忽然,遠處傳來了汪汪的狗叫聲,獵人帶著狗追來了!怎麼辦?狐狸媽媽大聲喊:「嗚——嗚,有危險快逃呀!」
小狐狸聽見媽媽的叫聲,趕忙逃出山洞,向深山裡逃去。後來,小狐狸到處在深山裡尋找著媽媽的蹤影,一年、兩年,小狐狸不知不覺的長大了。有一天,小狐狸來到和媽媽住過的山洞附近的一棵樹下,發現樹下長著一串葡萄,它嘗了一顆:「呀!好甜呀!」小狐狸又想起了媽媽的話:「你等著,媽媽這就去給你找吃的。」於是,小狐狸放開嗓子,對不知在什麼地方的媽媽喊道:「媽媽,謝謝您!」
4.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家庭環境是伴隨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對於父母來說,培養一個性格健全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也將是為人父母所擁有的珍貴財富。所以,孩子性格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他在將來能否取得出色的成就,和父母的行為舉止有著很大的關系,既然父母的言行舉止會對孩子帶來一生的影響,那麼有這些行為的父母要趕緊改正。
1、把工作上的不良情緒帶回家
每天下班回到家之前,父母一定要在進家門前拋棄掉所有的不良情緒,回到家了,我們就要負起為人父母的角色,打開門孩子撲上來的那瞬間,要給予孩子一個微笑和擁抱。
建議:孩子一天沒有見到父母了,所以很需要父母的關愛,如果又將壞情緒發泄到孩子身上,會讓他受到心理創傷,影響心理成長。
2、手機不離身
父母上了一天班,回到家裡想放鬆一下,所以拿起手機不停的刷啊刷,全然不顧孩子期盼的眼神,可憐巴巴的想跟你一起玩。是啊,上班很辛苦,回家又得面對孩子,可是我們選擇了要孩子,既然生下來,就得承擔起「教」的責任和義務。
建議:放下手機,多陪陪孩子吧,陪孩子一起看書、做游戲等,何嘗不是一種樂趣呢?
3、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我曾經有一次,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抓狂,當我朝著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看到孩子哆嗦了一下……事後,我不敢想像。孩子在當時得承受著多大的恐懼與不安。
建議:人無完人,每個孩子都有做錯事的時候,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在覺察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一定要控制住,學會淡定。
4、老愛批評指責孩子
有的父母老愛抓住孩子的錯誤不放,一味的打擊批評孩子,這樣會加大孩子負面的感受,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其實,孩子犯錯不是故意的,「馬有失蹄人有失手」,犯錯誤也是孩子成長中的必經體驗。
建議:父母要少用負面的語言和孩子說話,多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理解孩子。相信表揚和贊美要比批評和指責更有教育的力量。
5. 父母與子女的感人故事 最好200字左右
《卧冰求鯉》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答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
他的舉動,在十里鄉村傳為佳話。人們都稱贊王祥是人間少有的孝子。有詩頌曰:
繼母人間有,王祥天下無;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6. 有關於父母對子女愛的故事或文章
父母的愛
父母的愛是天地間最偉大的愛,自從我們呱呱墜地,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就開始愛著我們,直到永遠。父母的愛,是一種對兒女天生的愛,自然的愛。猶如天降甘霖,沛然而莫之能御。這能夠維護生命之最大、最古老、最原始、最偉大、最美妙的力量莫過於父母對我們的愛。
古人雲:「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親的愛猶如於春天裡燦爛的陽光,帶給我溫暖,帶給我光明;母親的愛,猶如於狂風中的一把穩定而沉著的大傘,為我遮風擋雨;母親的愛,總在我困難的時候給予我幫助,給予我動力。那股如絲般連綿不斷的愛意成為我堅強的後盾,讓我時時刻刻不再有空虛的感覺。
而父親的愛,是博大精深的,是不拘小節的。父親的愛,總在我犯錯誤時,給予我正確的指導;父親的愛,總是在我遇到難題時,給予我正確的教導……如果說,母親的愛如水一般深遠,那麼,父親的愛就如同山一般的厚重了。
說起了我父母,我的心頭就湧起無限的感激。父母為了我的成長,嘔心瀝血,這份恩情該如何報答呢?
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如何做事,如何做人。他們給我講二萬五千里長征,給我講毛澤東、周恩來,給我講雷鋒的故事、董存瑞炸暗堡……他們告訴我,做事要小心謹慎、對人要誠懇、不可以說謊、要學會寬容、學會尊老愛幼,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無功不受祿……
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什麼呢?以前的我總很天真的認為,父母照顧自己的兒女是很應該的,很自然的事。現在回頭想想,這是一種多麼偉大的精神,有時,我總在想,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促使著他們呢,我也很不明白,但這也許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孩子的愛,是無私還是愛憐,但不容置疑的是:他們確實對我們很好,確實精心的照顧著我們。就拿每一天來說吧!
每一天的上午,媽媽為我做早餐,每一天的中午,又為我做午餐,每一天晚上,又為我料理晚餐,但每一次在吃飯時,她依然在幹活。到了晚上學習時,父親又來輔導著我,教我要做每一道題的時候都要認真,不能馬虎,父母每天都為了我教育著我。
這樣的每一天,構成了幸福的我們,這樣的每一天都是平凡的,又是不平凡的,每一天的是都是小事,有是大事,面對著父母的這分恩情,我應該以感激的心化為孝敬的實際行動,讓我們都來愛護我們的父母吧!
父母的愛
這個世界上,誰沒有沐浴過父母的愛,誰沒有體會過父母的關懷?我也擁有無時無刻不在惦記著我,關心著我的爸爸和媽媽。
我的爸爸用「嚴父」形容最恰當不過了。他對我的學習、生活要求很嚴。他給我制定作息時間表,督促我認真完成家庭作業。除此之外,爸爸還經常讓我閱讀一些課外書,讓我了解課本之外的科學知識。我的玩耍時間因此也大大減少。有時,別的家長問我:「你爸爸對你要求嚴嗎?」幼稚的我用力地點頭,以示「特別特別嚴厲,還不是一般的嚴厲!」現在,每當我每次考試後面對著全班第一、第二名的好名次時,我漸漸懂得了爸爸做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好。為此,我對他真是感激不盡啊!
我的媽媽是典型的「慈母」。她對我的吃、穿十分關心,對我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懷。為了讓我吃好,她絞盡腦汁地做一些好吃的,給我解饞。每周周末她顧不上休息,就開始洗我換下的臟衣服,第二天早上又把干凈的衣服放在我的床頭。特別是在我生病的時候,媽媽又是倒水,又是遞葯,半夜三更還要起來看看我的被子是否蓋好……
現在我與爸爸媽媽雖然身處兩國,當我在他們的來信中看到「學習一切可好?」的字眼,在電話里聽到「記著要多穿點衣服」那熟悉而又溫和的語氣,我立刻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牽掛和疼愛。的確,父母的愛就像空氣,看不見摸不著,可我卻能夠時時刻刻感覺到它的存在。
父母的愛
每個人都有父母,可他們未必會把他們的愛都奉獻給我們。
但是我的父母把他們全部的熱情和愛都給了我,所以我十分愛他們。
一九九四年三月七日凌晨四點三十五分我誕生在這個可愛美麗的世界上。那時父母歡喜得不得了。隨後,父母開始對我進行教育,教我怎樣做人,那親切、溫柔的話語使我彷彿進入了神秘仙境。之後,父親又開始教我寫字,他對我要求很嚴格,以下弄不好就打我。所以,那一天我被打了十幾個巴掌,臉都被老爸打得有紅又腫。在我眼中是一種無窮的父愛。有些家長從來沒有給過自己的孩子真正的愛。老爸叫我背作文也是一種愛。當我不想背或者正為背作文沒有時間而擔憂時,我就害怕見到老爸那個熟悉的笑臉,覺得自己無顏面對他。為什麼說老爸叫我背作文也是一種愛呢?因為他希望我背了作文;作文水平提高,考進義烏一中後,再考進北京大學等高等大學,最後找一個好工作。雖然我的成績不怎麼樣,但我還是會努力學習。我要把父母的愛變為動力,把他們的愛變為我刻苦學習的法寶。讓老爸、媽媽望子成龍的夢想變為現實。我對父母的愛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
母愛
「天上太陽,人間母愛」。
人一出生所能體驗到的第一份情感,就是母愛,盡管那時我們沒有記憶,但對母親有著本能的依戀。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最美好的呼喊,就是「媽」。這是一個簡單而又意味深長的字眼,充滿了希望、愛、撫慰和人的心靈中所有親昵、甜蜜和美好的感情。在人生中,母親乃是一切。在悲傷時,她是慰籍;在沮喪時,她是希望;在軟弱時,她是力量;她是同情、憐憫、慈愛、寬厚的源泉。世上唯一永恆不變的也只有母愛。而如果沒有父愛就象失去了精神的依靠。父親給予我的愛比浩瀚的宇宙還要廣闊,比蒼茫的大海還要深沉,比火紅的太陽還要炙熱。父愛是我精神的支柱,是我成長中的指導者。
「父愛如山,母愛似水」然而,兩份愛都不包含著溺愛。
母親的愛含情脈脈。我喜歡母親那張和藹慈祥的臉,望著那雙眸子,讓我忘記孤獨和煩惱。望著那雙厚厚的嘴唇,我不僅默默懺悔,為了我,母親不只從嘴唇上磨出多少叮嚀和囑咐。摸著母親那粗糙且長滿老繭的手,我的心不僅顫顫,我感受到母愛是無私的,她不求的一絲的回報。她只希望自己的女兒懂得怎樣去把握自己。我喜歡撫摩母親的臉頰,她掌心的溫度從臉頰遍布全身。如果說母愛是片湖水,那麼我就是湖中快樂的小魚;如果說母是是片雲彩,那麼我就是雲彩下幸福的小鳥。母親的愛給了我溫暖,給了我幸福的源泉,給了我依賴的愛。美國作家—諾埃爾說「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我相信母愛是真實純潔的,它不能用財富去衡量,不能用金錢博得。
有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一個年輕的母親,在看到一隻狼叼走襁褓中的孩子時,她以驚人的速度追上這只狼,情急之下她跳到狼背,狼受驚後脫著她狂奔數百米,這位母親瘋了般廝打著狼,直到救下孩子為止。一位普通的女性,在釋放母愛時,顯示了超人的能量,正可謂「母性的力量勝過自然界的法則。」
惠特曼說:「全世界的母親是多麼的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每一個母親都有一顆極為純真的赤子之心。」
母愛神聖而博大,母愛如春雨滋養大地,綿綿不斷,情深誼長。母愛如生命長河裡的泥沙,在不斷地被沖刷中,漸漸沉澱,直至融入生命中最底層。生命無非記憶,生命在記憶中增長。在生命的記憶里,母愛是最溫馨、最值得回味的部分,讓人難以忘懷。
父親的愛深沉執著。他的愛充滿著嚴厲,他的神情充滿威嚴,有時候,雖然很怕接觸到父親的眼光,但我從中領悟到的是堅持到底的原則,我喜歡父親那剛勁的手,他不會輕易扶起因摔倒的我,而是在考試前,把手重重的搭在我的肩上,用默契的眼光讓我考好,父親也很精明能幹,雖然達不到聞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但他憨厚講義氣誠信,我很佩服他。父親的愛包含著苦澀,又包含著幸福。如果說父愛是蒼茫的大海,那麼我就是海里堅硬的珊瑚;如果說父愛是連綿的青山,那麼我就是山中挺拔的勁松。父親的愛給了我信念,給了我堅韌的執著,給了我警惕的愛。我覺的父愛如山,一座能為女兒亢奮頂天立地的山。
在成長的路上,父親已不僅僅是一位寬容、慈祥的父親,更是一位良師、一位益友。父親點點滴滴的關愛已築成一座山。於無言中堅定、執著地守望著我。唯心中涌著的那股暖流在不停的促我奮進。
山是父親首先是一種存在,一種驕傲的存在。山是父親,歸根結底是一種積聚,一種愛的積聚。父愛如山,父愛的山是在兒女成長過程中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父愛的山是一種力量,支持著子女的一生。山是父親,你是一座不倒的山,永遠矗立在兒女們心中。
http://www..com/s?wd=%B8%B8%C4%B8%D6%AE%B0%AE%B5%C4%D7%F7%CE%C4&lm=0&si=&rn=10&ie=gb2312&ct=0&cl=3&f=1&rsp=2
自己去這里查吧,多得是哦!
7. 關於父母與子女之間感動的故事
除夕夜的父子故事
□劉武
天有不測之風雲,趕巧了,這個春節的前兩天,孩子的姥爺忽然腦栓塞住院,忙完手頭的工作,我便匆匆趕回天津,守夜照看病人。
同屋的另一位病人年齡更大,70多歲了,估計也是中風,病情更嚴重,躺在床上完全動彈不得,照料他的是他妻子和兒子。言語之間,我聽出來,老人到40歲才得了這個兒子,現在兒子30多歲,平時工作很忙,好不容易抽出時間來陪床。
那老人時不時就會狂咳一陣,咳得上氣不接下氣,兒子就得起來給他捶背,直到老人心氣平順。那一晚,他兒子就這樣忽起忽卧,我也被折騰得同樣睡不好,只在凌晨迷迷瞪瞪打了個盹。一早起來,鄰床的兒子就在端水給老人擦洗身體,先是左邊擦,然後右邊擦,擦完上身,再擦下身,水換了一盆又一盆,那小夥子已經滿頭大汗,身上的衣服脫得只剩下了一件夾衣。
陪護病人是件非常辛苦、瑣碎、需要耐心的事情,如今很多人家中只有一個子女,老人病了時,常常子女沒有時間來照看,有的來了,也照看不了多長時間,怕影響工作。我估計鄰床的這小夥子就是覺得沒工夫常來,所以來了就得盡心盡力干點活兒。
等給老人擦洗完,護士正常查床後,那當兒子的就跟老人開始嘮叨。其實,老人已經不會說話,常常只是瞪大眼睛看著天花板,有時嘴唇哆嗦幾下,想說什麼,卻無力表達。加上手腳也不會動彈,基本上沒有人會猜想到他心裡想什麼。
我見那兒子坐在老人身邊,握著老人的手,跟他說:「你是不是想聽故事,那我給你講個故事。」
一般說,給病人嘮嘮家常,這種情景挺常見,可兒子給病重的父親講故事,我倒是第一次見到。甚至,我有些期待,想知道這小夥子給老人講什麼故事,接下來一聽,我微微一怔,沒想到小夥子說出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故事。
那小夥子說:「我跟你說個老子和莊子的故事吧!」
我有些愣了,說老莊,這是什麼境界?沒點文化的人說得了嗎?就算有文化,可這是給病危的老人說啊,怎麼也得找個輕松好笑的故事啊,來個郭德綱、周立波、趙本山的段子不行嗎?可小夥子講的就是老莊,他說:「老子和莊子差了兩百多年,這說故事就把他們擱一塊兒當師徒了。有天晚上,莊子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變成一隻大蝴蝶,醒來後,他百思不得其解,就去問老子,我怎麼覺得自己就是只大蝴蝶,那為什麼我又變成人了呢?」
當然,他說的就是「莊周夢蝶」的故事,這故事他不說我也知道。我坐在一旁,眼看著躺在床上輸液的岳父,耳朵卻偷聽著鄰床那小夥子給他父親講的故事。盡管我非常熟悉那個故事,但是在除夕夜,在病房裡,在病床前,聽一個兒子給病重的老子講這個故事,這是第一次。我猜想那老人曾經反復給兒子講過老子和莊子的故事,因此父子之間才會因老莊的故事有某種默契。我甚至能想像到,那老人可能在兒子娓娓的述說中,會想到自己給兒子第一次講老莊故事的那一幕:
可能是兩三歲的時候,睡前的孩子照例要父親講個故事才能入睡,父親就講起了老子和莊子。對孩子來說,老莊不是什麼哲學家,而是童話故事裡的人物,老子告訴莊子,他的前世是只大蝴蝶,有一天,他飛進了玉皇大帝的花園,盡情享受著仙境中的花香果味……
這故事肯定是父子倆非常喜愛的故事,那兒子知道,只要說這個故事,躺在病床上的父親即使什麼也說不出來,也會心領神會,不言自明。
不過,那小夥子沒來得及講完故事,就因為有事告別老人,離開了病房。除夕之夜,病房外爆竹震天,煙花燦爛,照亮了病房和病床上的老人,我眼前浮現出那父子之間講故事的一幕。有這一幕,那老人的這個除夕夜會格外溫暖,心裡會格外明亮。
8. 關於父母愛子女的故事(簡短的)
我看到了父親躺在了病床上,我的淚掉了 我是個殘疾人,我的腳患有小兒麻痹症,至從我能記事來我走路都是一缺一拐的,但他很疼愛我,為了我,他放棄了他光明的前程,我的父親真是世界上的一個最好的父親。 本來他可在我們這里的縣一小就職的,為了在家照顧好我他放棄了這個機會。(那時我還很小隻有二歲多)等我大點的時候,那個學校已經不要他了,父親無懶就只好在我們的小村子裡自己開了一個私人學校,學生就是村子裡的幾個小孩子,說透了就是因為我走不了路,而專為我服務的,就這樣一教就是6年,這6年說長也不長,可是父親的前程沒了,我的成績也不是太理想,說穿了我也不是一塊讀書的料,白白的浪費了他的心血,我的心裡真的太不是滋味了,可是父親還在不斷的鼓勵我,支持我,我初中時他又把我送到了縣二中,說我的內心話我真的很內糾,也想好好的學,將來報答他對我的片苦心,可是一轉眼,幾年過去了,我沒考上大學,只好又回到了家中,父親又再次給我補了兩年,可是我還是沒考上大學。 一轉眼間我也成了個大人,父親的頭發卻變白了,我在學家中卻只能幹點手上活,一切家中的重活都一直由父親一人擔著。村子裡的人都變富了,我家還是一間毛草房…… 看著這病床上躺父親我想到了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