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子女父母 > 獨生子女政策的惡果

獨生子女政策的惡果

發布時間:2020-11-27 21:46:06

A. 獨生子女政策有什麼不好的影響

獨生子女政策其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少年性別比例失調。在傳宗接代等封建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人為破壞性別比例的事件屢屢發生,導致人的性別比例失調,有資料顯示,男孩與女孩的比例是1.15:1。按照這個比例,2025年後將出現嚴重的社會問題,即在「四二一」(「四」指孩子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二」指孩子的爸爸、媽媽;「一」指孩子)家庭結構下,中國將會出現1200萬個「男光棍」,到時候將不只是性別比例失調的問題,而將成為嚴重的社會矛盾和危機。

二是中國提前進入老年社會。從2005年開始,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已經進入了老年社會。西方發達國家進入老年社會是「國先富、人後老」,我國是「國未富、人先老」,社會養老成本和家庭的養老負擔都很大。由於社會保障滯後,我國虧欠已經退休的兩代工人階級的養老成本達2萬億元,現在只能勉強維持。在「四二一」家庭結構下,20年後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要結婚成家,屆時需要贍養的老人將是7~8人,養老負擔重、成本大。所以,我國提前進入老年社會必將帶來新的更多的社會問題,孕育著新的社會矛盾。

三是未來勞動力不足。有人指出:我國近幾年經濟高速增長是人口紅利在發揮作用,但經濟發展與勞動力供給是周期性的辯證的,即勞動力供大於求——勞動力價格低——產品成本低——產品的市場優勢明顯——經濟快速發展——勞動力供不應求……。現在,東南沿海發達省份已出現勞工荒,用不了十年,內地省區也會出現勞動力短缺狀況,這與獨生子女政策不無關系。

四是青少年教育難度加大。現在,獨生子女進入了上大學的年齡,這些孩子在家受到兩代或三代人的溺愛,加大了學校對他們的教育難度。到了大學後,他們表現為高傲、自負、不合群、容不得人、心理脆弱,很容易產生各種心理障礙。這需要我們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使他們具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

閱讀全文

與獨生子女政策的惡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養生鍋裡面放哪些葯材 瀏覽:747
養兒不易孝敬父母 瀏覽:501
廣州市政府老年痴呆老人專項服務 瀏覽:242
個人帳戶養老金基數包括哪些 瀏覽:938
省廳退休金 瀏覽:147
有退休證還要交社保嗎 瀏覽:914
換證色弱體檢沒過可以看多少次 瀏覽:471
孝敬父母英語名言警句 瀏覽:585
海螺敬老院 瀏覽:389
北京幸福之家老年公寓 瀏覽:348
孝順高中電話號碼 瀏覽:528
米家養生壺為什麼水溢出 瀏覽:633
寧波養老保險怎麼轉移 瀏覽:555
70歲內地男演員照片 瀏覽:343
你這輩子為什麼能長壽 瀏覽:221
山西大鼓孝敬 瀏覽:451
財務體檢需要什麼手續 瀏覽:997
老年痴呆新葯何時上市 瀏覽:219
大亞灣澳頭敬老院聯系電話 瀏覽:140
80歲老人港澳通行證 瀏覽: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