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子女父母 > 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

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

发布时间:2020-11-27 00:01:08

『壹』 用什么词形容父母为子女成家,子女为父母送终

http://hi..com/tdkltfuqxybosvq

『贰』 作为儿女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尽儿女之孝来。孝道就是感源恩。感恩是一种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义务!诗经、尔雅中》说:“善事父母曰孝”。孟子也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意思就是说,要尽心赡养侍奉父母,尊敬爱护老人“顺”,就是要顺从,依老人的意愿行事,主要指在养老方式、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方面,也可以说,“顺”是“孝”的具体体现。 子女是父母生养,从出生开始,喂养抚育,洗浆补订,生病时不眠不休的照料,若是难治之病,情愿舍命换儿安;稍长,教给基本生活能力,供给读书,关心其成长,永不停歇。父母对子女付出的爱,是一生一世,可谓:亲情无价,骨肉情深。而为子女者,在父母面前,永远是负着债的。子女对父母尽孝道,是一种基本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基础。孝是天经地义的人类本性。孝的真谛是:“报本思源、尊重生命、图谋发展”。父母生前应做到:“尊重关爱,顺从意愿,不亏吃住,衣洁保暖,病有所医”。让父母“活得自尊”、“活得健康”、“活得愉快”、“活得有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父母的过错,应柔和、细声进行劝谏,耐心温和地指出,决不能对父母进行粗暴的训斥和指责,更不能恶意地讥讽。

『叁』 我们是子女,到底能为父母做什么

我觉得理性的孝顺就是根父母保持良好的交流和互动关系,让他们明白你在做什么,而且你准备为他们做什么。这样他们理解你的苦衷不会向你提出你办不到的事情。你也明白父母对你的期待是什么。所以最好的孝顺是和父母做朋友

『肆』 表现父母对子女或子女对父母的诗句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母爱”是人类纯真崇高的感情,是文学创作的永恒性主题。讴歌之惟恐不逮,佳作自然不少。早在《诗经》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的诗句,简括而形象地唱出了人子的心声。而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751一814,湖州武康人)的《游子吟》,更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之作。它把人类伟大的母爱置于特定的艺术氛围中,加以弘扬和歌颂,使之脍炙人口,连不识字的妇孺都会记诵不差: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是一首乐府诗,诗人捕捉住生活中的“一瞬”,用简括的语言勾勒出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的场景,抒发了游子思乡念亲的至深情感。首联,“游子”,本谓远游的客子。《史记》“游子悲故乡”。也许慈母意想到了游子的奔走之劳,风霜之苦和孤寂之悲,如此,诗一开头,就似笼着一层淡淡的哀愁。另外,就唐诗看,“游子”也可指离乡远游的举子。有唐以来,开科取士,游子不绝于途,辗转流徙,饥寒相侵,倍受艰辛,“古若不置名,道路无欹倾”。诗人以其亲身体验和感受,把游子的悲苦和哀愁加以浓缩和“转嫁”,让人细味和借人传达,如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生活实况,赋予了诗的社会意义,表明了自己对生活的评价。接着,诗人进行了合理的想像,揭示了慈母情爱的含蕴,原来临行缝制的游子衣上,密密匝匝飞走的针线,竟是慈母的丝丝缕缕情思。“游子无寒衣”,“游子暮何之”,也许就是慈母系情的“意恐迟迟归”的内涵。“短章蕴藉”(《白石道人诗说》),是诗意的生发,更是意境的升华。末尾二句,从意义上说,是从“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化出,但较之原诗句,比拟切当,对比强烈,形象更为鲜明;而且“游子不言苦,家书但云安”,要解脱和抛却的是悲苦和哀愁,知难而前,锐意进取,冀报恩于万一,给人以奋发和鼓舞,因此,诗句的思想意义也更深刻和积极。

此外,就诗的艺术性看,有两点值得注意。这既是“雅俗共赏”的一个原因,也可窥见诗人的艺术探索之一斑。

一是浓情淡化,引起广泛的共鸣。共鸣,是文艺作品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共同激情,和作品主人公一起体验他的痛苦、磨难和愿望等;浓情淡化,是指作者通过对艺术的理解,把浓烈感情融注在作品中而使读者觉着是淡然地传达出来的。这首小诗浓情淡化,引起了广泛的共鸣。诗的审美客体仅是慈母为游子缝制征衣所生发的感情;但它唤起的却是人们对母子至性情爱的体验中的理解、同情而至反思。为什么?我们不能不从诗人对审美意识的理解去探求,慈母为游子缝制衣裳,是最为习见的生活图景,而其中浸透的却是深入骨髓的感情。谁无父母,谁无兄弟?离亲别故在社会现实生活的人际活动中总会发生的,思亲恋故之情又谁能避免?人们读文艺作品,总是有所希冀的,解除痛苦,获得欢娱,哪怕是一瞬间的。一个作品的撞击力在读者身上引起的回应力应该是适度的,比如李白的《静夜思》。作品没有提供特定的背景、环境及其他,但蕴藏的故乡之思的感情是深厚真挚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淡淡的说出,引起了至今千年的共鸣。《游子吟》使浓烈深厚的感情“轻描淡写”似地传达出来,在读者心理上,引起震动,像山泉沁入心脾,给人以某种满足、慰藉和感奋。总之,这首诗的情思、哀愁、艺术氛围都是淡淡的,然而人们却从中产生共鸣,引起反思和感奋。

二是冲淡的感情得之于平和的语言,这也得益于民歌形式的运用。这首诗是抒情诗,体例为乐府诗,它俚语入诗,明白晓畅,着语不多,纯是白描,洋溢着强烈的生活气息,那真挚深沉的感情就从平淡的语言中得出。从而较为适应广大读者的审美心理,使人们自觉地接受其诗歌的思想,心灵得到了陶冶和净化。

总之,这首抒情小诗歌颂了伟大的母爱,称得起广泛流传千古不朽之作。而恋母、思乡、念国,似在人们情感上一脉相承而呈现阶梯性或说档次,因此这首小诗,在今天更能激起海外同胞思乡念国的情感,产生特殊的反响,那么,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上的探索也就有更值得注意的东西了。

『伍』 为什么中国的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子女而活着

如果我作为一个父母的话,我也肯定会为我自己的子女而活着,因为子女是全新的他的命运有着无限的可能,我要尽量使她往正确的道路上走去。我既然身为父母,那我就要做好我的责任。我虽然不能陪她走完一生,但是我可以用前半生的时间来陪伴我的子女,尽可能的帮助他们,但不能宠溺他们。

『陆』 身为子女,我们能为父母做点什么

首先是做让父母对你放心的工作。自己衣食无忧了他们也才从生活上对自己放心。

能有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收入能为自己为父母提供一定的生活保障。对自己的子女受良好的教育让他们也有个明亮的前途,对父母也有个长远的放心。在工作之余或者是节假日能在他们身边小聚,常常回家看看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柒』 父母就应该为子女付出吗

不应该,两个方面都不应该,一方面,子女没有权利要求父母为他付出一切。另一方面,父母也没有权利让子女接受他们付出的一切。但是对于孩子来说,父母不给他付出,他就不可能拥有与别人竞争的原始资本。

父母处于自愿可以付出全部,作为儿女应该时刻意识到这不是出于父母的义务而在于馈赠与呵护。

既然这样,父母为孩子付出全部就不能成立,得给自己留点棺材本呐,养儿防老都是狗屁,多攒点钱给自己个儿老了享受。都是懂得回报的小乌鸦呢就无所谓父母是不是为孩子付出全部了,父母无论是不是为你倾尽所有你都可以一直孝顺照顾他们。



『捌』 人是应该为自己活着还是为子女为父母活着啊

我觉得,活着本身就抄是一种幸福,袭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扮演着许多角色,我们每天都会从这些不同的角色中获得幸福与烦恼。我觉得人活着并不是为了谁而活着,我曾经想过,将来的某一天,我的父母我的亲人都离我而去了,那么我是不是也要追随他们而去?我想我不会,我会选择活下去。也许生活中,很多事情让我觉的很累,正是但是烦恼与幸福的交替,才会让生活变得有趣起来,如果你在打游戏时 ,总是赢的状态,就是所谓的无敌,那么时间久了你会觉得有趣吗?我想那样的话,你会开始觉得对活着产生了厌倦。活着是美好的,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傀儡、。

『玖』 什么有人叫年为祖宗月为父母,又有人说年为父母,月为兄弟姐妹,日为自己,时为子女

先有年,后有月,然后有日。
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说年是祖宗,是代代相传世代传承的意思,就是说,有了无数个过往的年,才有今天的月和日流传到今天。
说年是父母,也是类似的意思。父母孕育子女,子女形成姐妹兄弟。日又是有十二时辰二十四小时组成,相对日来说,组成日的时辰就是孩子,子女。
这种说法表达了某些人对时光和生活的感悟,体现出对岁月和人生的尊重,对亲情的重视和继承。希望无论年月日还是时,都能从岁月匆匆流逝中,有所感悟,孝老敬亲,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让人间有爱传递,温暖你我他。

阅读全文

与父母为子女子女为父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养生一毛不拔会怎么样 浏览:275
无需下载直接看网站 浏览:908
体检抽血哪个胳膊比较好 浏览:593
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影 浏览:638
党员领导干部退休经商办企业 浏览:942
苏州市退休人员养老金什么时候能够补发 浏览:519
雪域天马演员 浏览:559
35岁女做什么体检项目 浏览:26
写一篇孝敬老人的作文 浏览:209
伊宁市下岗职工养老补贴多少 浏览:999
85影视电视剧免费 浏览:379
戏曲电影网站 浏览:297
4k高清影视软件免费 浏览:436
老年大学庆典主持词 浏览:397
香港片抢奸王祖贤 浏览:150
成都市城镇居民养老保险 浏览:400
老年人娱乐地点有哪些 浏览:4
父母留下心理创伤怎么办 浏览:34
3D立体电影片源哪个平台多 浏览:913
无水印电影视频下载网站 浏览:277